<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泉香石的詩詞(551首)

    521 《送峿侍者游茅山》 宋·仇遠

    云開三茅古洞天,借風一棹荊溪船。
    所思綿綿常在夢,此行冉冉如登仙。
    汲泉凈洗黃獨雪,劚石深耕瑤草煙。
    蕙帳香凝蒲坐暖,共讀南華秋水篇。

    522 《翻經臺》 宋·董嗣杲

    過門跬步入香林,七葉遺陰地尚靈。
    曾借東山康樂手,共翻北本湼槃經。
    闌腰葉擁空臺赤,石罅泉通遠筧青。
    云掩蓮花峰下座,若人演義若人聽。

    523 《題凈因寺》 宋·陶弼

    歌吹深秋節,香燈古佛園。
    細泉初落石,遠岫正當門。

    524 《益睡》 宋·章甫

    主人欣然腰十圍,一官會計同游嬉。
    開軒環坐只圖史,錦囊富有驚人詩。
    邇來萬事不掛口,世情盡付鼻中吼。
    便腹無妨弟子嘲,著鞭未落少陵后。

    525 《呈尤侍郎陸禮部》 宋·張镃

    今春少晴天,雨聲常綿延。
    曉來羲車展云出,射我屋瓦生蒼煙。
    憶昔既冠時,壯志平幽燕。
    先王手扶太極起,余事未竟騎星躔。

    526 《暑夕三首》 宋·王镃

    枕石云邊睡一場,蘚花泉洞碧松香。
    朱門正役風車苦,不識山中有此涼。

    527 《返山居》 宋·王镃

    草廬夢醒舊南陽,萬事灰心笑一場。
    齒漱石泉消酒渴,手挼草藥染衣香。
    菊花夜白因添月,柿葉秋紅不是霜。
    大鴉今時無問字,天風時到響琴床。

    528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 明·李東陽

    半嶺香臺石磴斜,諸空縹緲送天花。
    新開塔寺雄西郭,舊賜經幢出內家。
    避暑亭前泉帶雨,回龍殿下水明霞。
    太平天子無巡幸,頭白山僧誦《法華》。

    529 《山中曲》 宋·艾性夫

    久雨作惡春事老,乍晴可人山路長。
    紫冰搖搖菌耳濕,黃雪糝糝松花香。
    深山無人風自語,古澗觸石泉爭鳴。
    殘花時墮一兩片,好鳥忽啼三五聲。

    530 《黃岡道中》 宋·孔武仲

    悠悠驅馬歷山川,石灰光中又度年。
    狼籍冷梅初著地,玲瓏幽澗已通泉。
    靜思客子萬里道,那及山人一覺眠。
    香飯可添茶可試,回頭鄉國兩茫然。

    531 《中巖文老和予游字韻見寄用韻為報》 宋·晁公溯

    我雖券內士,常思方外游。
    未見夫鐵腳,況逢钁頭。
    癯然只樹老,隱此陰崖幽。
    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

    532 《和林叔己詠福壽林塘韻謝楊守舉狀》 宋·陳淳

    漳臺最尊第一峰,分支福壽飛雙虹。
    壽山左蟠氣蔥蔥,福山右峙狀窿窿。
    中有洞壺出塵蹤,景物簇聚造化功。
    不減杜陵門城東,未數漆園舊崆峒。

    533 《次正臣韻》 宋·鄧深

    黃牛偶際半槽水,忻然解纜離江涘。
    舊聞峽山最多奇,非涉風波難說似。
    千金莫買丹青臨,今日真行圖畫里。
    魂驚險怪千萬狀,眼洗清奇數千里。

    534 《靈隱寺行呈伏虎巖》 宋·方回

    蓬萊水淺塵幾揚,歷劫不動此道場。
    黃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鄉。
    吾故不能知鴻荒,嘗聞許由避陶唐。
    南巡會稽憶夏后,西渡浙水傳秦皇。

    535 《三月初五日同諸友自城南游水西書事》 宋·方回

    步出城南門,衣袂飄和風。
    風中有花香,不問紫與紅。
    萬山似無罅,一水能自通。
    插云石色古,噴雪灘聲雄。

    536 《聽孫鏈師琴》 宋·方回

    名畫元不出畫工,善書決不屬書史。
    子春伯牙非伶官,古能琴者必君子。
    枕流漱石今孫郎,電眸冰齒霜髯張。
    灑埽書室焚古香,信手為吾調宮商。

    537 《次韻張耕道喜雨見懷兼呈趙賓旸》 宋·方回

    疲氓多菜色,去守乏棠陰。
    屬慮千峰旱,俄聞六月霖。
    面灘船欲澀,茗務井還深。
    香潤回瓜圃,聲酣起蔗林。

    538 《次韻南伯唐福道中》 宋·郭印

    宿雨郊原潤,晨風草木涼。
    村醪饒客醉,山鳥笑人忙。
    石罅泉能潔,籬根筍自香。
    箯輿終日倦,惆悵舊林塘。

    539 《偶書》 宋·黃庚

    百歲集孤夜,山樓起呼月。
    秋蟲聲轉非,感此眾芳歇。
    人身非金石,青鬢忽已雪。
    逾淮橘心秋,出山泉水汩。

    540 《同劉君俞城西寺避暑》 宋·李復

    節欲春秋交,寒暑爭愈悍。
    故知陰陽氣,盛極暑方變。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
    天地一大爐,造物虐相玩。

    * 關于泉香石的詩詞 描寫泉香石的詩詞 帶有泉香石的詩詞 包含泉香石的古詩詞(5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