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泉頭的詩詞(1257首)

    361 《少年》 唐·李商隱

    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
    直登宣室螭頭上,橫過甘泉豹尾中。
    別館覺來云雨夢,后門歸去蕙蘭叢。
    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寒郊自轉蓬。

    362 《題景玄禪師院》 唐·劉得仁

    古僧精進者,師復是誰流。
    道貴行無我,禪難說到頭。
    汲泉羸鶴立,擁褐老猿愁。
    曾住深山院,何如此院幽。

    363 《鄰相反行》 唐·薛逢

    東家有兒年十五,只向田園獨辛苦。
    夜開溝水繞稻田,曉叱耕牛墾塉土。
    西家有兒才弱齡,儀容清峭云鶴形。

    364 《送僧歸廬山》 唐·趙嘏

    禪棲忽憶五峰游,去著方袍謝列侯。
    經啟樓臺千葉曙,錫含風雨一枝秋。
    題詩片石侵云在,洗缽香泉覆菊流。
    卻憶前年別師處,馬嘶殘月虎溪頭。

    清明節游歷

    365 《曉發昭應》 唐·項斯

    行人見雪愁,初作帝鄉游。
    旅店開偏早,鄉帆去未收。
    燈殘催卷席,手冷怕梳頭。
    是物寒無色,湯泉正自流。

    366 《折楊柳十首》 唐·薛能

    華清高樹出離宮,南陌柔條帶暖風。
    誰見輕陰是良夜,瀑泉聲畔月明中。
    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
    閑想習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367 《答問讀書居》 唐·莫宣卿

    書屋倚麒麟,不同牛馬路。
    床頭萬卷書,溪上五龍渡。
    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
    茅檐無外物,只見青云護。

    368 《津陽門詩》 唐·鄭嵎

    津陽門北臨通逵,雪風獵獵飄酒旗。
    泥寒款段蹶不進,疲童退問前何為。
    酒家顧客催解裝,案前羅列樽與卮。

    369 《引水行》 唐·李群玉

    一條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蘿洞口煙。
    十里暗流聲不斷,行人頭上過潺湲。

    370 《引水行》 唐·李群玉

    一條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蘿洞口煙。
    十里暗流聲不斷,行人頭上過潺湲。

    371 《代邊將》 唐·賈島

    持戈簇邊日,戰罷浮云收。
    露草泣寒霽,夜泉鳴隴頭。
    三尺握中鐵,氣沖星斗牛。
    報國不拘貴,憤將平虜讎。

    372 《山中道士》 唐·賈島

    頭發梳千下,休糧帶瘦容。
    養雛成大鶴,種子作高松。
    白石通宵煮,寒泉盡日舂。
    不曾離隱處,那得世人逢。

    373 《雨后宿劉司馬池上》 唐·賈島

    藍溪秋漱玉,此地漲清澄。
    蘆葦聲兼雨,芰荷香繞燈。
    岸頭秦古道,亭面漢荒陵。
    靜想泉根本,幽崖落幾層。

    374 《送唐環歸敷水莊》 唐·賈島

    毛女峰當戶,日高頭未梳。
    地侵山影掃,葉帶露痕書。
    松徑僧尋藥,沙泉鶴見魚。
    一川風景好,恨不有吾廬。

    375 《和韓吏部泛南溪》 唐·賈島

    溪里晚從池岸出,石泉秋急夜深聞。
    木蘭船共山人上,月映渡頭零落云。

    376 《方鏡》 唐·賈島

    背如刀截機頭錦,面似升量澗底泉。
    銅雀臺南秋日后,照來照去已三年。

    377 《宿村家亭子(一作宿杜司空東亭,或題杜司戶亭子)》 唐·賈島

    床頭枕是溪中石,井底泉通竹下池。
    宿客未眠過夜半,獨聞山雨到來時。

    378 《秋夜山中思歸送友人》 唐·李頻

    蕭條對秋色,相憶在云泉。
    木落病身起,潮平歸思懸。
    涼鐘山頂寺,暝火渡頭船。
    此地非吾土,淹留又一年。

    春天寫風

    379 《下第寄知己》 唐·曹鄴

    長安孟春至,枯樹花亦發。
    憂人此時心,冷若松上雪。
    自知才不堪,豈敢頻泣血。
    所痛無罪者,明時屢遭刖。

    380 《憤惋詩三首(一作劉禹錫詩,題作懷妓)》 唐·劉損

    寶釵分股合無緣,魚在深淵日在天。
    得意紫鸞休舞鏡,斷蹤青鳥罷銜箋。
    金杯倒覆難收水,玉軫傾欹懶續弦。

    * 關于泉頭的詩詞 描寫泉頭的詩詞 帶有泉頭的詩詞 包含泉頭的古詩詞(12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