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沿流的詩詞(180首)
122
《水濱洞》 明·王守仁
送遠憩岨谷,濯纓俯清流。
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
花靜馥常瑀,溜暗光亦浮。
平生泉石好,所遇成淹留。
好鳥忽雙下,鯈魚亦群游。
坐久塵慮息,澹然與道謀。
123
《赴牯嶺途中》 現代·梁寒操
又溯長江控五老,依然多難作登臨。
沉舟東海當年恨,擊楫中流此際心。
綠樹沿江成都勃,浮云遮日幻晴陰。
風流且待明朝起,不耐長嘆萬馬。
124
《峽山古調》 宋·杜曾
濫觴岷山側,朝宗蓋自然。
沸沸出幽竇,滔滔成巨川。
深流疑徹地,遠勢欲浮天。
萬石攢若斗,一流瀉如懸。
125
《洋州》 宋·韓億
梁州鄰左右洋川,氣候融融別是天。
地僻過冬稀見雁,箐深初夏已聞蟬。
鄉風與蜀微相似,驛路見秦舊接連。
駱谷轉山圍境內,漢江奔浪繞城邊。
127
《晚泛秀水》 宋·陸經
落日進扁舟,沿回碧玉流。
未能追白鳥,貪共數游鰷。
翠壁玲瓏倒,青天表里浮。
誰湔世間熟,灑出洞庭秋。
128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29
《臨安還游金龍洞志感》 宋·趙鎮
幾年巖徑違清賞,今日云蘿躡舊蹤。
剎閣春陰宜燕雀,天池雷雨起蛟龍。
崖流玉液空蓮座,風激筼筜送梵鐘。
沿口愁迷去路,樽前聊與話從容。
130
《柳眼》 明·安福郡主
一段風流態,青青獨可親。
沿堤看去客,融水望歸人。
滴露如蟲泣,含煙似頞顰。
半開還半合,窺盡滿江春。
131
《十八學士歌》 明·歸有光
十八學士誰比方,爭如瑚璉登明堂。
立本丹青褚亮贊,至今遺事猶焜煌。
有隋之季天壤坼,英雄草昧皆侯王。
真人揮霍靜區宇,遂偃干戈興文章。
133
《秦淮歌》 明·史鑒
停君金叵羅,聽我秦淮歌。
長江西來幾千里,沿洄直入臺城里。
浮青蕩綠南北流,至今猶號秦淮水。
秦淮之水能容舟,秦淮之上花滿樓。
135
《白溪篇為吳子賦》 明·周詩
采秀深溪沚,高人思不窮。
仙巖回合里,靈壑杳茫中。
震澤余霞接,淞陵曲墅通。
夕沙流素月,秋水逗賓鴻。
花色彌霜鏡,漁歌遞遠空。
一舟沿泛處,蕭灑更誰同。
136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138
《古風其四十二》 唐·李白
搖裔雙白鷗。
鳴飛滄江流。
宜與海人狎。
豈伊云鶴儔。
寄形宿沙月。
沿芳戲春洲。
吾亦洗心者。
忘機從爾游。
139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140
《夜泊宣城界》 唐·孟浩然
一題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西塞沿江島,南陵問驛樓。
湖平津濟闊,風止客帆收。
去去懷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羅剎礙,山泊敬亭幽。
火熾梅根冶,煙迷楊葉洲。
離家復水宿,相伴賴沙鷗。
* 關于沿流的詩詞 描寫沿流的詩詞 帶有沿流的詩詞 包含沿流的古詩詞(1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