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沾巾的詩詞(308首)

    141 《清明感傷》 宋·戴復古

    客中今日最傷心,憶著家山松樹林。
    白石岡頭聞杜宇,對他人墓亦沾巾

    142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歸廬陵》 宋·范成大

    黃鵠飄然下九關,江船載月客俱還。
    名高豈是孤臣愿,身退聊開壯十顏。
    傾蓋當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
    後期淹速都難料,相對猶憐鬢未斑。

    143 《雜曲歌辭·憶江南》 唐·劉禹錫

    春過也,共惜艷陽年。
    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樽前,惟待見青天。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笑亦含顰。

    144 《讀書》 宋·陸游

    稽古衰猶力,翻書夜達晨。
    思人頻掩卷,感事忽沾巾
    世閱幾春夢,身今一老民。
    忍窮端已慣,蔬食又經旬。

    145 《車中作》 宋·陸游

    秋天近霜霰,吳地少風麈。
    時駕小車出,始知閑客真。
    新交孰傾蓋?往事漫沾巾
    處處皆堪隱,桃源莫問津。

    146 《春盡夜坐三首》 宋·楊萬里

    病夫說病訴旁人,他自開眉我自顰。
    後有病夫看病句,不須告欣亦沾巾

    147 《霜露》 宋·楊萬里

    落照紅猶剩,初星白未真。
    霜威能奪月,寒力故欺人。
    哀鴈知誰怨,吟蛩獨我親。
    老來憂患里,忍淚已沾巾

    148 《無錫》 宋·文天祥

    金山冉冉波濤雨,錫水泯泯草木春。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為碎,父老相逢鼻欲辛。
    夜讀程嬰存趙事,一回惆悵一沾巾

    149 《理宗度宗第二》 宋·文天祥

    先帝弓劍遠,永懷侍芳茵。
    今朝漢社稷,為話涕沾巾

    150 《祗役道中二首》 宋·宋祁

    濩落無容物,嵚碕可笑人。
    唯當荷農笠,不稱薦華紳。
    宦味真韁鎖,生涯累水薪。
    窮途計安出,祗是有沾巾

    151 《再寄》 宋·宋祁

    鈴下呼兒破錦鱗,新篇遺我故情親。
    鎩鸞遂有翻飛日,行葦應無踐履人。
    讒毒未銷須刮骨,上恩難報止沾巾
    夫君何事材為累,短褐征衣擁塞塵。

    152 《遣興》 宋·張耒

    百感摧傷強對春,看花花畔獨沾巾
    只應閉目林中坐,須學無言壁下人。

    153 《出京寄無咎二首》 宋·張耒

    老去相看情益親,河梁分手欲沾巾
    只應誦得離騷賦,長作行吟去國人。

    154 《挽李少卿》 宋·張耒

    幾年林下遠埃塵,儒雅風流誰與鄰。
    筆尾病來猶壯健,詩情老去更清新。
    幽齋昔日琴書換,新冢東風草木春。
    懷想只疑高興在,一吟遺句淚沾巾

    155 《太府李萃卿挽詞》 宋·張耒

    妙譽馳場屋,家風在搢紳
    使華推厚德,卿月上通津。
    齒德時方重,山丘跡已陳。
    長年先友淚,懷感獨沾巾

    156 《已亥雜詩 185》 清·龔自珍

    嬌小溫柔播六親,蘭姨瓊姊各沾巾
    九泉肯受狂生譽,藝是針神貌洛神。

    157 《送王殿丞知眉山縣》 宋·司馬光

    疇昔侍嚴親,俱為采服人。
    游蘭已多益,得桂復同春。
    風樹悲馭異,萍波聚散頻。
    峽中盡遺事,何處不沾巾

    158 《北京留守王太師挽歌詞二首》 宋·司馬光

    昔日和文士,中間待坐賓。
    游部慚晚輩,待遇過它人。
    方嘆龍門遠,俄驚馬鬣新。
    西園行樂處,引領但沾巾

    159 《寄秦州幕明化基寺丞》 宋·范仲淹

    同時辟命新,中道改絲綸。
    滄海人歸楚,清風子在秦。
    共居卿月下,獨得將星鄰。
    聳動軍前檄,崢嶸席上珍。
    烽煙邊信息,金鼓武精神。
    獵度天山雪,歌逢隴樹春。
    燕臺無限好,西向自沾巾

    160 《愁倚欄/春光好》 宋·無名氏

    冰肌玉骨精神。
    不風塵。
    昨夜窗前都折盡,忽疑君。
    清淚拂拂沾巾
    誰相念、折贈芳春。
    羌管休吹別塞曲,有人聽。

    * 關于沾巾的詩詞 描寫沾巾的詩詞 帶有沾巾的詩詞 包含沾巾的古詩詞(3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