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沐蘭的詩詞(118首)

    61 《滿江紅》 宋·石孝友

    簾卷南薰,微雨過、天容似沐。
    開綺燕,紅蕖別館,綠槐高屋。
    靈壽杖橫龍脊瘦,長年酒釀鵝兒熟。
    喚飛瓊、親捧紫霞杯,歌新曲。

    62 《六么令》 宋·方千里

    照人明艷,肌雪消繁燠。
    嬌云慢垂柔領,紺發濃于沐。
    微暈紅潮一線,拂拂桃_熟。
    群芳難逐。

    63 《三犯渡江云(舊平聲,今入入聲,為竹友謝少保壽)》 宋·陳允平

    風流三徑遠,此君淡薄,誰與伴清足。
    歲寒人自得,傍石鋤云,閑里種蒼玉。
    瑯玕翠立,愛細雨、疏煙初沐。
    春晝長,秋聲不斷,洗紅塵凡俗。

    64 《鶯啼序》 宋·高似孫

    屈原九歌東皇太一,春之神也。
    其詞凄惋,含意無窮。
    略采其意,以度春曲。
    青旂報春來了,玉鱗鱗風旎。

    65 《屈原列傳》 兩漢·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楚懷王左徒。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66 《九歌》 先秦·屈原

    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楚辭祭祀

    67 《九思》 兩漢·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憂!
    天生我兮當闇時,被諑譖兮虛獲尤。
    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游。

    楚辭

    68 《閑情賦》 魏晉·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
    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
    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
    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寫人美人

    69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70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71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72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73 《九歌 少司命》 先秦·屈原

    秋蘭兮蘼蕪,羅生兮堂下[1]。
    綠葉兮素枝[2],芳菲菲兮襲予[3]。
    夫[4]人兮自有美子,蓀何以兮愁苦?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74 《九歌 云中君》 先秦·屈原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1];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謇將憺[2]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75 《詠懷》 魏晉·阮籍

    二妃游江濱,逍遙順風翔。
    交甫懷環佩,婉孌有芬芳。
    猗靡情歡愛,千載不相忘。
    傾城迷下蔡,容好結中腸。
    感激生憂思,萱草樹蘭房。
    膏沐為誰施,其雨怨朝陽。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離傷!

    76 《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 南北朝·庾信

    地始坼虹始藏。
    服玄玉居玄堂。
    沐蕙氣浴蘭湯。
    匏器潔水泉香。
    陟配彼福無疆。
    君欣欣此樂康。

    77 《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歲在丁未,與故人東》 金朝·蔡松年

    余言,懷衛間風氣清淑,物產奇麗,相約他年為終焉之計。
    爾后事與愿違,遑遑未暇。
    故其晚年詩曰,夢想淇園上,春林布谷聲。
    又曰,故交半在青云上,乞取淇園作醉鄉,蓋志此也。

    78 《雙調 云中君》 元·阿魯威

    望云中帝服皇皇,快龍駕翩翩,遠舉周章。
    霞佩繽紛,云旗晻藹,衣采華芳。
    靈連蜷兮昭昭未央,降壽宮兮沐浴蘭湯。
    先戒鸞章,后屬飛簾,總轡扶桑。

    79 《鶯啼序》 宋·高似孫

    青旗報春來了,玉鱗鱗風旎。
    陳瑤席、新奏琳瑯,窈窕來薦嘉社。
    桂酒洗瓊芳,麗景暉暉,日夜催紅紫。
    湛青陽新沐,人聲澹蕩花里。

    80 《皇后閣端午貼子詞五首》 宋·真德秀

    來金殿沐淤蘭湯,因感騷人興寄長。
    重動君王勤采善,由來香劃比忠良。

    * 關于沐蘭的詩詞 描寫沐蘭的詩詞 帶有沐蘭的詩詞 包含沐蘭的古詩詞(1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