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沉舟的詩詞(344首)

    261 《星子驛別客》 宋·汪元量

    星江彼此系行舟,我向南州君北州。
    彭澤初歸元亮醉,沙場遠使子卿愁。
    人生離合花間蝶,世事浮沉柳外鷗。
    明日沾襟各分手,相思何處倚高樓。

    262 《丹陽湖阻風二首》 宋·王之道

    水闊風還怒,舟輕浪更顛。
    云容初過雨,湖勢欲吞天。
    沙觜青楓外,魚罾白鳥邊。
    夕陽應到岸,沉醉酒家眠。

    263 《秋日即事三首》 宋·王之道

    晚來何所喜,急雨洗新秋。
    幸遂登高賦,應容遇勝留。
    藕花明遠近,鷗鳥任沉浮。
    不用揮紈扇,何妨醉玉舟。

    264 《次韻王山甫春日出郊探梅》 宋·王之道

    倚竹有佳人,天寒玉肌溫。
    永懷經年別,及此春日暄。
    幽閒誰與娛,依依映丘樊。
    計臺二三友,才高工撥繁。

    265 《次韻陶監丞茂安見贈》 宋·王之道

    三年重見須川湄,舍舟東去何驅馳。
    王事靡鹽莫遑息,人生所貴心相知。
    經從往返兩過我,一言意厚何多為。
    向來江夏傾蓋日,翕然譽望推麟儀。

    266 《跋趙唐卿所藏訪戴圖》 宋·張元干

    萬壑千巖一剡溪,漫天云凍雪風飛。
    人蹤鳥跡俱沉絕,獨有扁舟興盡歸。

    267 《奉酬陳端中明府長韻》 宋·張元干

    往在識公日,我與兒曹俱。
    八齡初問字,雙鉤略摹朱。
    知為太學生,夙仰君子儒。
    契闊三十載,邂逅天一隅。

    268 《夏日訪王友文留飲贈詩》 明·劉基

    長夏園林白晝閑,高軒留客雨漫山。
    傾壺竹葉沉沉綠,落樹楊梅顆顆殷。
    檻外新荷搖水佩,檐前弱柳舞風鬟。
    醉來帶月浮舟去,忘卻塵埃世路艱。

    269 《謁小姑廟》 明·楊基

    月帔星冠敞翠屏,白腮紅頰兩眉青。
    魚鱗小殿波紋滑,龍尾長旗雨氣腥。
    巫女沉牛歌宛轉,彭郎回馬拜娉婷。
    蘭舟愿祝東風便,一夜夷猶過洞庭。

    270 《奉和御製讀晉書》 宋·夏竦

    安石陵霞致,潔言振玉音。
    鴻動濟世久,厚德感人深。
    朱組雖然襲,虛舟豈易沉。
    東山高志在,蕭灑謝塵襟。

    271 《和晏相公泛南湖韋家園過西溪至許家園》 宋·韓維

    湖心點點生圓荷,黃花白花滿晴皮,環堤客樹垂婆娑。
    魚沉鷺矯各自得,人生不樂其謂何。

    272 《游北臺》 宋·韓維

    南譙古佳郡,四郊富登臨。
    晨躋北原上,卻視渦水陰。
    云昔魏太子,離宮構嵚崟。
    故事邈已遠,荒臺猶至今。

    273 《又和子華》 宋·韓維

    沉陰消盡見春和,初放扁舟溯綠波。
    水際踏青憐日暖,林間舉白為花多。
    狂從田婦窺籬看,醉任家童喬鼓歌。
    年少縱歡饒點檢,老歡終不掛誰何。

    274 《憶陪諸公會張侯之第》 宋·鄭獬

    姚黃左紫雖絕品,不言不笑空夭斜。
    不如共訪張公子,自有三枝解語花。
    主人耳熱更促席,坐客眼亂忘歸家。
    扁舟一夕若風雨,悵望落日沉寒沙。

    275 《次韻梅守著作喜守粹冬杪祈雪春初獲應之什》 宋·強至

    郡境時雖泰,江鄉臘已深。
    群情憂雪晚,精意喜天忱。
    夙駕才分禱,春空倏變陰。
    銀成佛氏界,瓊掩帝家林。

    276 《臘茶并三詩送李元誠》 宋·陳造

    北風吹霜戰林樾,菊花雕零梅未發。
    留君無物供吟筆,一炷沉煙伴清絕。
    騷人悲凄為搖落,舟挽不回仍此別。
    還家試碾壑源春,何似盧郎三百月。

    277 《次韻王解王賃地筑屋》 宋·陳造

    饑麟不落毛,士生常百憂。
    何人金為埒,振客不待求。
    之子磊磈胸,貯書不貯愁。
    焉知奉二老,百指借岸舟。

    278 《贈陳居士》 宋·陳造

    昏宦冥冥墮急流,羨君高謝此籠囚。
    能詩似是林和靖,博古寧慚許散愁。
    上藥化金才頃刻,虛舟觸物信沉浮。
    何時我亦休官去,對臥元龍百尺樓。

    279 《次韻德麟督叔弼季默詩及破余酒戒》 宋·陳師道

    歲月不相貸,夜床衾簟秋。
    朝來明鏡中,作意多少留。
    惟酒可為娛,顧我非其流。
    丈夫意氣合,佩玦不循鉤。

    280 《孔北海堂》 宋·李廌

    卯金自中葉,已若子南周。
    阿瞞制威福,九鼎若綴旒。
    余子不復忌,多士例為仇。
    嶄然見芒角,已坐錮與鉤。

    * 關于沉舟的詩詞 描寫沉舟的詩詞 帶有沉舟的詩詞 包含沉舟的古詩詞(3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