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沈聲的詩詞(776首)

    681 《次韻梁教授》 宋·陳造

    房陵為州亂山鎖,雅宜著此衰病身。
    勿云蕞爾曹鄶下,舞袖莫回腳不伸。
    土風疎鬯北通魏,語音勁正西帶秦。
    入箸臥沙慣割鮮,溜匙云子免薦陳。

    682 《次韻嚴上舍讀書目昏》 宋·陳造

    聲利營營閱蜚電,人生悲歡更幾遍。
    群兒沈迷如病酲,尚念醇醪夢酣醼。
    吾儕較之唯阿爾,書淫僅逃紅綠眩。
    短檠半世課蠅頭,老閱舊藏紛莫辨。

    683 《自山中歸至登封遂諷高宰令取峻極中院廚前石》 宋·李廌

    吳砧已碎樂生論,京江昔沈瘞鶴銘。
    半裁紫陽立砆石,考擊化度求金籯。
    乃知金石有厄會,名碑舊疊長安城。
    頃年醴泉有賢令,政譽藹藹多流馨。

    684 《鶴雛引》 宋·李新

    君不見郝氏庭前晚日破秋陰,隆也便便千古心。
    又不見云夢漁磯碧水處,俊也清名掛青名。
    儒風忠節兩傳家,杰氣源源長不已。
    武威夜色沈秋月,武威樓上歌聲咽。

    685 《有酒歌》 宋·李新

    晴晹斥沈陰,散漫浮空云。
    手提竹豀醪,疾聲呼細君。
    且滌牛頭樽,我欲有所云。
    仰看東南天,始見昭回文。

    686 《寄姚文發》 宋·鄭剛中

    芳蓀小繡肩相拍,拍初同作江湖客。
    夢里春風三十年,青銅照我頭都白。
    與公常日話瀟湘,恨不此身生兩翼。
    何如附驥得千里,再此搜尋舊蹤跡。

    687 《丁朱四朋與了叔佩還錢塘道浦江井坑嶺賦此詩》 宋·鄭剛中

    扁舟絕驚濤,芒履陟修嶺。
    躋攀雖小勞,窈窕豈人境。
    巨石開雙關,有道細如綆。
    其中漸寬虛,闊步隨所逞。

    688 《和陳舜弼中秋有感三首》 宋·馮時行

    宦海浮沈久倦游,一聲云雁一襟秋。
    只今楚客多愁思,況是潘郎已白頭。
    何處有山堪寄老,此時無月亦登樓。
    寸心或是孤云起,浩蕩天涯不可收。

    689 《贈范覺民》 宋·王之望

    范子廓廟器,至寶非凡璞。
    胸懷吞云夢,豪氣低華岳。
    昔在童稚時,樹立已卓卓。
    曳裾橋門內,嶄然見頭角。

    690 《喜遷鶯·商颷輕透》 宋·趙長卿

    商颷輕透。
    動簾幕飛梧,亂飄庭甃。
    瑞氣氤氳,沈檀初爇,煙噴寶臺金獸。
    黃花美酒。

    691 《小溪道中》 宋·樓鑰

    晚出城西門,循墻過南境。
    夏橋日沉輝,沈店月成影。
    納納川路遙,聒聒水聲冷。
    欹枕擁衾裯,樂此寒夜永。

    692 《送安行表兄葬次韻》 宋·樓鑰

    深沈仙洞鎖神清,萬壑松聲不似晴。
    宿草它年空悵望,生芻今日寓精誠。
    山川氣象渾如舊,劍佩風姿儼若生。
    猶記玉音稱酷似,始知無忌乃其甥。

    693 《賀新郎·玉宇□蓬戶》 宋·廖行之

    玉宇□蓬戶。
    渺涼聲、箾槮梧井,亂零楓浦。
    得得西山朝來爽,碧瘦千崖萬樹。
    清興在、煙霞深處。

    694 《呈折子明丈十首》 宋·趙蕃

    故家人物幾沈淪,公獨風流似昔人。
    不但金聲吐佳句,尚余玉立聳長身。

    695 《次韻和答斯遠見過書所見》 宋·趙蕃

    來歸僅兼旬,來過已云屢。
    共耽林剎深,同賞溪亭露。
    濁清一再行,俊逸今古句。
    或哦山更幽,或詠舟橫渡。

    696 《五月十有八夜與審知同宿塔山次審知韻》 宋·趙蕃

    初期半山來,已止輒復上。
    山游更同君,兼取魚熊掌。
    向來觀極南,屢作此山想。
    那知有今日,談笑得縱賞。

    697 《再和且答索飲語》 宋·鄭清之

    海涂之人暗摸索,如龜自遮聊以殼。
    沈湘雖避屈三閭,斷發奈逢吳太伯。
    周官自詭庳蠃蚔,羲經取并龍蛇蠖。
    嫗妃投甕甘骨醉,舌味無心寧法縛。

    698 《次韻李肩吾讀易亭山茶梅》 宋·魏了翁

    梅華鶴羽白,茶華鶴頭紅。
    拱揖鶴山翁,始授宗人同。
    山間兩賓主,窮極造化功。
    易終得未濟,曹未觀豳風。

    699 《哨遍·木葉盡凋》 宋·劉學箕

    木葉盡凋,湖色接天,雪月明江水。
    凌萬頃、一葦縱所之。
    若憑虛馭風仙子。
    聽洞簫、綿延不絕如縷,馀音裊裊游絲曳。

    700 《宿大慈山悟真觀》 宋·劉學箕

    終南道士學彈琴,門外松蘿鎖翠陰。
    涉海八龍朝出洞,隔山群鹿夜歸林。
    琪花過雨溪風澹,玉樹籠煙壁月沈。
    三十六壇鐘鼓寂,云璈聲接步虛音。

    * 關于沈聲的詩詞 描寫沈聲的詩詞 帶有沈聲的詩詞 包含沈聲的古詩詞(7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