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汾露的詩詞(37首)

    21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2 《望秋月》 明·王恭

    望秋月,在家見月如等閑。
    幾度天涯望秋月,明月雖同非故山。
    舉頭問明月,古往今來幾圓缺?明月如有言,問我少年今
    白發。

    23 《漢武》 宋·劉騭

    高挹方諸薦水倉,醮壇時見燭神光。
    日邊甲帳雖虛設,汾上樓船不可忘。
    船概碧霄甘露白,鼎遷幽壤瑞云黃。
    東巡岱岳探金策,倒指寧聞壽數長。

    24 《壽俞尚書七十九》 宋·尹直卿

    后皇深助順,命世燁生賢。
    臨汝蔥佳氣,羅浮降散仙。
    春蘭早無圣,秋竹晚彌堅。
    穩擊三千水,高騰尺五天。

    25 《太乙壇歌》 明·屠應埈

    太乙壇高凌紫氛,宮中夜夜延神君。
    金盤千尺瀉朱露,莖臺五色飛龍云。
    撞鐘鳴鼓邀百祥,回旌駐蹕瞻景光。
    石檢親封綠文甗,河圖著紀赤符昌。

    26 《黃山道中》 明·鄭琰

    微霜風物色凄凄,路入黃山是五谿。
    帝子不歸汾水上,行人愁過穆陵西。
    荒原曉露銅駝泣,古驛秋風鐵馬嘶。
    獨客傷神家萬里,斜陽征雁楚天低。

    27 《端午》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薰風自南至。
    試為問大鈞,舉杯三酹地。
    田文當日生,屈原當日死。
    生為薛城君,死作汨羅鬼。

    28 《送史館任祠部河東轉運使》 宋·司馬光

    問望簪紳舊,恩華雨露重。
    圖書周內史,汾澮晉全封。
    秀發千尋壁,寒生百煉鋒。
    歸時門有戟,惜別更從容。

    29 《登平陸北回瞰陜城奉寄李八太學士使君二十二》 宋·司馬光

    漢家二千石,體望幾來尊。
    況復嚴徐客,從前益稷孫。
    公侯貴不絕,禮樂器常存。
    符竹臨分陜,聲光應列藩。

    30 《親祀南郊詩》 宋·蔡襄

    天畀元統,赤運開祉。
    圣祖神宗,海域平砥。
    思皇真考,岳封汾祀。
    餌系戎胡,包束戈矢。

    31 《昭君辭》 南北朝·沈約

    朝發披香殿。
    夕濟汾陰河。
    于茲懷九逝。
    自此斂雙蛾。

    思鄉懷古

    32 《周五聲調曲 變宮調 一》 南北朝·庾信

    帝游光出震。
    君明擅在離。
    巖廊惟眷顧。
    欽若尚無為。

    33 《奉和趙王西京路春旦詩》 南北朝·庾信

    直城龍首抗。
    橫橋天漢分。
    風烏疑近日。
    露掌定高云。

    34 《梁父吟》 宋·吳泳

    梁父吟,維山高高維水深。
    白石爛兮飯牛曲,滄滄清兮鼓枻音。
    艾薪豈不賢,反被妻子喑。
    投筆豈不壯,交友不諒心。

    35 《賦風》 宋·宋庠

    噫氣含朝籟,離星動夕躔。
    威靈隨漢筑,煦嫗上虞弦。
    清拂蘭臺客,徐飄鄭圃仙。
    來應憑虎嘯,去不待蛇憐。

    36 《水圖詩壽王丞相》 宋·項安世

    水于天地間,體物而不倚。
    其數為天一,眾有之所始。
    其辰為壬癸,重任之所揆。
    其德為智端,非非而是是。

    37 《癡絕和尚贊》 宋·釋紹曇

    淳乎淳,沒機心。
    撮莖草作翳晴藥,鍛黃丹成紅指金。
    發汾陽怒罵傷人語惡,中曹源蠱毒刻骨冤深。
    掃狐兔露蒼鷹牙爪,咬豬狗添老虎精神。
    是師真,非師真。
    僧繇描不得,閣筆幾沉吟。

    * 關于汾露的詩詞 描寫汾露的詩詞 帶有汾露的詩詞 包含汾露的古詩詞(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