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汲深的詩詞(230首)

    101 《題惠泉寄知軍郎中》 宋·句龍緯

    崎嶇荊門山,叢起為東隘。
    陽岡盤氣勢,陰竇融液脈。
    源濯云根移,流噴石罅拆。
    呀呀兩岸間,平澗才數席。

    102 《芙蓉橋》 宋·梁介

    法{左氵右劇}瘴癘鄉,六月旱爍石。
    榆柳秋不枯,蛇虺冬不蟄。
    長橋坐清虛,足以度朝夕。
    汲井埋深盆,芙蕖間紅白。
    幽香自氳氛,南薰為披拂。
    雖無十丈花,有藕亦如蜜。

    103 《次姜秦祠和胡教授韻》 宋·釋圓悟

    曉謁崇祠霧靄深,行藏因識二賢心。
    榻前自有孤忠疏,林下誰賡招隱吟。
    寂寂精廬蒼蘚入,堂堂遺像暗塵侵。
    客中莫致生芻奠,聊汲山泉薦菊斟。

    104 《重過石井》 宋·蘇堅

    登臨蕭寺幾回頭,石怪林深山自秋。
    地布黃金長照日,泉溜碧玉暗通溝。
    浚穿地脈疑無底,靜嚙崖根更不流。
    多謝老僧勤供佛,井華曉汲注瓷甌。

    105 《水輪聊句》 宋·蘇舜元

    痛矣真源喪,紛紜物象來。
    水輪今若此,世事亦宜哉。
    上下車交輻,周旋斗轉魁。
    咸淵日微墮,仙窟月初開。

    106 《紀游》 宋·張庭薦

    馬行諳舊路,雞唱認層巔。
    洞口有桃處,江村欲雪天。
    薰爐香琬刻,洗杓汲靈泉。
    我愛長留此,山深日似年。

    107 《月泉紀游》 宋·張蘊

    小春霜琮曉,閒訪古招提。
    何歲齋魚廢,初弦顧兔迷。
    先民堂上像,寓客柱間題。
    僧戶蜂分小,山形虎穴低,松青江廟北,竹老野橋西。
    親汲卿煎茗,深登信杖藜。
    琴師年九址,相見手重攜。

    108 《古詩》 宋·周師成

    德人天機深,凡子人心多。
    懔余思寡過,月計愧盈科。
    勿謂玉無玼,當知石可磨。
    四十尚無聞,素心恐蹉跎。
    汲我檐下井,澆我盤中花。
    清香未似之,懶惰欲如何。

    109 《宿田家》 元·何中

    村暗煙火生,林深雞犬靜。
    稻花如積雪,月色淡相映。
    鄰家夜汲歸,寒蟲滿幽徑。

    110 《絕句五首》 元·周砥

    失身紅塵里,世路轉愁深。
    不汲寒泉井,何由清我心。

    111 《游虎丘》 元·郭麟孫

    海峰何從來?平地涌高嶺。
    去城不七里,幻此幽絕境。
    芳游坐遲暮,無物惜余景。
    樹暗云巖深,花落春寺靜。

    112 《題華亭朱孟辯篆冢詩卷》 明·董佐才

    古初無毫楮,羲畫何繇傳?孰知文字理,已具《河圖》前

    神農洎蒼頡,俯仰極人天。
    穗書與鳥書,創制分后先。

    113 《甲戌鄉中民情長句寄彥文布政》 明·龔詡

    景泰五年甲戌歲,正當南畝耕耘際。
    忽然驟水漲江湖,洶涌浩漫良可畏。
    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決潰。
    田家男婦奔救忙,力竭氣窮無術備。

    114 《白云樓歌三疊》 明·顧德輝

    玉山盤盤窈且深,中有樓兮居山心。
    白云不斷護巖壑,下與梧竹連秋陰。
    天風吹云夜開牖,城下烏啼擊刁斗。
    芒碭長途斷白蛇,上蔡東門嘆黃狗。

    115 《寄傲園小景十幅仿盧鴻一草堂圖詩自題(十首》 明·劉玨

    籠鵝閣誰知軒后閣,宛在水之濆。
    牖外樹交合,階前萍即分。
    鳥窺書影靜,魚伺墨波勤。
    豈有山陰帖,人言此右軍。

    116 《白楊河》 明·劉璉

    白楊河下春水碧,白楊河邊多估客。
    東風二月柳條新,卻念行人千里隔。
    岸上居人才數家,茅茨深處見桃花。
    小婦河邊汲新水,老翁門外看雛鴉。
    桑苗未青麥苗綠,牛羊散落村墟牧。
    行客年年任往來,居人自住楊河曲。

    117 《邠寧書事》 明·陸容

    驅馬邠寧道,蕭森值莫秋。
    侵星勞跋涉,入境遍咨諏。
    土俗猶遺古,民風近不偷。
    圖存思亶父,開國重公劉。

    118 《玉堂視篆送王學士赴南京》 明·陸釴

    玉堂清迥似仙家,竹石叢中吏守衙。
    視篆只應成故事,汲泉還為浣陳砂。
    琪花夜靜流金液,槐樹春深集乳鴉。
    豈向東山長吏隱,北門猶待制黃麻。

    119 《西山詩次李賓之韻(壬辰年十二月)》 明·陸釴

    蚃蚃分陰陽,乾清已高發。
    順哉地漫衍,乃復有凌越。
    于地起峰巒,如人有筋骨。
    敷與意何休,敦圉勢不杌。

    120 《湯婆次韻》 明·謝鐸

    老來無復念專房,凈掃蛾眉只素妝。
    提甕未能忘出汲,抱衾空自熱中腸。
    守宮分在聊隨例,團扇恩深豈有常。
    一點貞心只如水,不妨人世幾炎涼。

    * 關于汲深的詩詞 描寫汲深的詩詞 帶有汲深的詩詞 包含汲深的古詩詞(23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