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汩汩的詩詞(277首)

    101 《修養》 唐·劉叉

    損神終日談虛空,不必歸命于胎中。
    我神不西亦不東,煙收云散何濛濛。
    嘗令體如微微風,綿綿不斷道自沖。

    102 《秋堂夕》 唐·元稹

    炎涼正回互,金火郁相乘。
    云雷時交構,川澤方蒸騰。
    清風一朝勝,白露忽已凝。
    草木凡氣盡,始見天地澄。

    103 《秋堂夕》 唐·元稹

    炎涼正回互,金火郁相乘。
    云雷時交構,川澤方蒸騰。
    清風一朝勝,白露忽已凝。
    草木凡氣盡,始見天地澄。

    104 《遭風二十韻》 唐·元稹

    洞庭瀰漫接天回,一點君山似措杯。
    暝色已籠秋竹樹,夕陽猶帶舊樓臺。
    湘南賈伴乘風信,夏口篙工厄溯洄。

    105 《思舊》 唐·白居易

    閑日一思舊,舊游如目前。
    再思今何在,零落歸下泉。
    退之服硫黃,一病訖不痊。
    微之煉秋石,未老身溘然。

    106 《上翰林李舍人》 唐·朱慶馀

    記得早年曾拜識,便憐孤進賞文章。
    免令汩沒慚時輩,與作聲名徹舉場。
    一自鳳池承密旨,今因世路接馀光。
    云泥雖隔思長在,縱使無成也不忘。

    107 《上高侍御》 唐·喻鳧

    舊隱白云峰,生涯落葉同。
    關河一棲旅,楊柳十東風。
    跡處龍鐘內,聲居汩沒中。
    酬恩若有地,寧止殺微躬。

    108 《寫懷》 唐·許棠

    汩沒與辛勤,全鐘在此身。
    半生為下客,終老托何人。
    兩鬢關中改,千巖海上春。
    青云知有路,自是致無因。

    109 《秋夕書懷寄所知》 唐·李咸用

    秋螢一點雨中飛,獨立黃昏思所知。
    三島路遙身汩沒,九天風急羽差池。
    年華逐浪催霜發,旅恨和云拂桂枝。
    不向故人言此事,異鄉誰更念棲遲。

    110 《旅舍書懷寄所知二首(后首一作漢東秋思)》 唐·羅隱

    思量前事不堪尋,牢落馀情滿素琴。
    四海豈無騰躍路,一家長有別離心。
    道從汩沒甘雌伏,跡恐因循更陸沈。

    111 《大梁見喬詡》 唐·羅隱

    湘水春浮岸,淮燈夜滿橋。
    六年悲梗斷,兩地各萍漂。
    刀筆依三事,篇章奏珥貂。
    跡卑甘汩沒,名散稱逍遙。

    112 《官左拾遺歸隱作(一作辭官歸隱,留詩一絕)》 唐·王易簡

    汩沒朝班愧不才,誰能低折向塵埃。
    青山得去且歸去,官職有來還自來。

    113 《荊渚病中,因思匡廬,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輩》 唐·齊己

    生老病死者,早聞天竺書。
    相隨幾汩沒,不了堪欷歔.
    自理自可適,他人誰與袪。
    應當入寂滅,乃得長銷除。

    114 《霅溪夜宴詩(屈大夫歌)》 唐·水神

    鳳鶱鶱以降瑞兮,患山雞之雜飛。
    玉溫溫以呈器兮,因碔砆之爭輝。
    當侯門之四辟兮,墐嘉謨之重扉。

    婦女閨怨抒情

    115 《述行賦》 兩漢·蔡邕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
    是時梁翼新誅,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貴于其處。
    又起顯陽苑于城西,人徒凍餓,不得其命者甚眾。
    白馬令李云以直言死,鴻臚陳君以救云抵罪。

    辭賦精選紀行抒情

    116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117 《賀新郎(秦淮觀斗舟有感,追和思遠樓)》 宋·王奕

    惆悵秦淮路。
    慨當年、商女誰家,幾多年數。
    死去方知亡國恨,尚激起、浪花如語,應不危攥又誰省、此時情緒。
    云蓋擁,翠陰午。

    118 《賀新郎(秦淮觀斗舟有感,追和思遠樓)》 宋·王奕

    惆悵秦淮路。
    慨當年、商女誰家,幾多年數。
    死去方知亡國恨,尚激起、浪花如語,應不危攥又誰省、此時情緒。
    云蓋擁,翠陰午。

    詠物白菊惜花

    119 《雜說一·龍說》 唐·韓愈

    龍噓氣成云,云固弗靈于龍也。
    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靈怪矣哉!云,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
    然龍弗得云,無以神其靈矣。
    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

    古文觀止議論寓理

    120 《上樞密韓太尉書》 宋·蘇轍

    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
    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

    古文觀止書信

    * 關于汩汩的詩詞 描寫汩汩的詩詞 帶有汩汩的詩詞 包含汩汩的古詩詞(2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