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池文的詩詞(47首)

    1 《崔駙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唐·岑參

    竹里過紅橋,花間藉綠苗。
    池涼醒別酒,山翠拂行鑣。
    鳳去妝樓閉,鳧飛葉縣遙。
    不逢秦女在,何處聽吹簫。

    2 《崔駙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唐·岑參

    竹里過紅橋,花間藉綠苗。
    池涼醒別酒,山翠拂行鑣。
    鳳去妝樓閉,鳧飛葉縣遙。
    不逢秦女在,何處聽吹簫。

    3 《鄭駙馬池臺喜遇鄭廣文同飲》 唐·杜甫

    不謂生戎馬,何知共酒杯。
    然臍郿塢敗,握節漢臣回。
    白發千莖雪,丹心一寸灰。
    別離經死地,披寫忽登臺。
    重對秦簫發,俱過阮宅來。
    留連春夜舞,淚落強裴回。

    抒情梅花

    4 《蕭文學山池宴集》 唐·獨孤及

    檀欒千畝綠,知是辟疆園。
    遠岫當庭戶,諸花覆水源。
    主人邀盡醉,林鳥助狂言。
    莫問愁多少,今皆付酒樽。

    5 《喜與長文上人宿李秀才小山池亭》 唐·孟郊

    燈盡語不盡,主人庭砌幽。
    柳枝星影曙,蘭葉露華浮。
    塊嶺笑群岫,片池輕眾流。
    更聞清凈子,逸唱頗難儔。

    6 《思佳客(次韻蔡文同集錢漕池亭)》 宋·洪適

    花信今無一半風。
    芙蓉出水幾時紅。
    看成弱柳陰陰綠,自在遷鶯巧語中。
    風傍戶,月留空。
    金尊相對醉珠櫳。
    歸鞭欲指江南去,回首霞標憶舊峰。

    7 《一萼紅(束季博園池,在平江文廟前)》 宋·張炎

    艤孤篷。
    正叢篁護碧,流水曲池通。
    傴僂穿巖,紆盤尋徑,忽見倒影凌空。
    擁一片、花陰無地,細看來、猶帶古春風。

    8 《故文定墨池分得風字》 宋·孫素

    吾愛胡夫子,抱道來逃空。
    豈伊桃花源,有此山泉蒙。
    奏疏瀝肝膽,春秋開盲聾。
    當年起草處,想見臨池工。
    愿為池上草,永懷君子風。

    9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望云樓》 宋·蘇軾

    陰晴朝暮幾回新,已向虛空付此身。
    出本無心歸亦好,白云還似望云人。

    10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天漢臺》 宋·蘇軾

    漾水東流舊見經,銀潢左界上通靈。
    此臺試向天文覓,閣道中間第幾星。

    11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寒蘆港》 宋·蘇軾

    溶溶晴港漾春暉,蘆筍生時柳絮飛。
    還有江南風物否,桃花流水鮆魚肥。

    12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稟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13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橫湖》 宋·蘇軾

    貪看翠蓋擁紅妝,不覺湖邊一夜霜。
    卷卻天機云錦段,従教匹練寫秋光。

    14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露香亭》 宋·蘇軾

    亭下佳人錦繡衣,滿身瓔珞綴明璣。
    晚香消歇無尋處,花已飄零露已晞。

    15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披錦亭》 宋·蘇軾

    煙紅露綠曉風香,燕舞鶯啼春日長。
    誰道使君貧且老,繡屏錦帳咽笙簧。

    16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野人廬》 宋·蘇軾

    少年辛苦事犁鋤,剛厭青山繞故居。
    老覺華堂無意味,卻須時到野人廬。

    17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書軒》 宋·蘇軾

    雨昏石硯寒云色,風動牙簽亂葉聲。
    庭下已生書帶草,使君疑是鄭康成。

    18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無言亭》 宋·蘇軾

    殷勤稽首維摩詰,敢問如何是法門。
    彈指未終千偈了,向人還道本無言。

    19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涵虛亭》 宋·蘇軾

    水軒花榭兩爭妍,秋月春風各自偏。
    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天全。

    20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過溪亭》 宋·蘇軾

    身輕步隱去忘歸,四柱亭前野約微。
    忽悟過溪還一笑,水禽驚落翠毛衣。

    * 關于池文的詩詞 描寫池文的詩詞 帶有池文的詩詞 包含池文的古詩詞(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