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江邊草的詩詞(602首)

    221 《上梁尚書生辰》 宋·陳棣

    一麾臥治鎮江邊,芳草還應夢惠連。
    十載從班聯玉筍,六城課最用蒲鞭。
    依劉曾識尚書履,借寇難私刺史天。
    共徯公歸緣底事,嗷嗷四海望陶甄。

    222 《和蒲大受王園泛舟用文老韻》 宋·郭印

    江邊春色動,水面縠文生。
    陽和先著力,岸柳搖金晶。
    草木有欣意,人心隨物情。
    日暮不知返,逍遙興彌清。

    223 《題平江苑石湖橋壁二首》 宋·釋寶曇

    天與湖光鏡樣平,道邊野草亦知名。
    鄰翁莫訝歸來晚,未必山如錦瑟清。

    224 《泊通明堰》 宋·釋寶曇

    一夜江風故不平,道邊草木亦成聲。
    豈無老子知津意,尚有秦人逐客情。
    荒縣已傳三鼓下,并船猶見一燈明。
    此生已悟身如寄,始送鴻歸又燕迎。

    225 《送靈江住金華講院》 宋·釋行海

    山北山南草木青,杜鵑入夜不堪聽。
    月明一種相思處,遙見天邊婺女星。

    226 《王亞之元夕招客庭下紅梅兩株相對盛開》 宋·王洋

    君家不種通神錢,只種春色留庭前。
    庭前春色誰最妍,二女解佩來江邊。
    沉沉華屋清夜起,火樹銀花月如水。
    自然顏色變韶稚,況乃新妝露初洗。

    227 《金陵五題·并序》 唐·劉禹錫

    余少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嘗有遺恨。
    后為歷陽守,跂而望之。
    適有客以《金陵五題》相示,逌爾生思,欻然有得。
    他日友人白樂天掉頭苦吟,嘆賞良久,且曰《石頭》詩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詩人,不復措詞矣。

    寫景懷古感嘆組詩

    228 《洞庭阻風》 唐·許棠

    空江浩蕩景蕭然,盡日菰蒲泊釣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綠楊花撲一溪煙。
    情多莫舉傷春目,愁極兼無買酒錢。
    猶有漁人數家住,不成村落夕陽邊。

    地方寫景傷春抒情孤寂

    229 《蕪城賦》 南北朝·鮑照

    沵迆平原,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
    柂以漕渠,軸以昆崗。
    重關復江之隩,四會五達之莊。
    當昔全盛之時,車掛轊,人駕肩。

    辭賦精選抒情地名

    230 《鴛湖曲》 清·吳偉業

    鴛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
    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
    樹上流鶯三兩聲,十年此地扁舟住。

    湖水

    231 《水調歌頭·壽趙漕介庵》 宋·辛棄疾

    千里渥洼種,名動帝王家。
    金鑾當日奏草,落筆萬龍蛇。
    帶得無邊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鬢方鴉。
    莫管錢流地,且擬醉黃花。

    祝壽愛國抱負

    232 《利州南渡》 唐·溫庭筠

    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
    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
    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唐詩三百首渡江山水抒懷

    233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宋·辛棄疾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
    秋晚莼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送別抒懷壯志未酬

    234 《蘭陵王·丙子送春》 宋·劉辰翁

    送春去。
    春去人間無路。
    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緒。

    宋詞三百首婉約豪放送別

    235 《行路難三首》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懷才不遇勵志組詩

    236 《鷓鴣》 唐·鄭谷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
    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寫鳥思鄉

    237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38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39 《長干行二首》 唐·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樂府婦女愛情敘事思念生活

    240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唐·李白

    昔游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邊十二峰,飛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蕭瑟如有聲,陽臺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寫畫想象

    * 關于江邊草的詩詞 描寫江邊草的詩詞 帶有江邊草的詩詞 包含江邊草的古詩詞(6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