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江湖路的詩詞(701首)

    621 《沁園春 鶴答和,寄可與郎中》 元·張之翰

    昔自九*,慕翁而來,何期歲年。
    記初為翁客,獻千百壽,后為翁友,得兩三篇。
    夜夜飛鳴,朝朝起舞,不是賞音誰見憐。
    追隨久,盡人多怨者,我獨欣然。

    622 《鴨頭綠 錢塘懷古 輟耕錄卷十四》 元·傅按察

    靜中看。
    記昔日淮山隱隱,宛若虎踞龍盤。
    下樊襄、指揮湘漢,鞭云騎、圍繞江干。
    勢不成三,時當混一,過唐之數不為難。

    623 《別希顏》 明·王守仁

    后會難期別未輕,莫辭行李滯江城。
    且留南國春山興,共聽西堂夜雨聲。
    歸路終知云外去,晴湖想見鏡中行。
    為尋洞里幽棲處,還有峰頭雙鶴鳴。

    624 《送程給事越州》 宋·范育

    雍容青瑣漢儒臣,出牧東南七郡民。
    秘府內分龍節貴,故鄉朝看錦衣新。
    湖山動色迎詩老,牛酒均歡慰路人。
    豈愧能名循吏后,應留美化大江濱。

    625 《文昌橋》 宋·邱泰

    玉馬橫江直接艫,青鰲長此鎮名都。
    川云占路通三峽,豀雪沖瀾出五湖。
    不愧授書初志遂,每思題柱此才無。
    未須擊楫蒼茫里,坐見中流出畫圖。

    626 《書義倡傳后》 宋·鐘明

    洞庭之南瀟湘浦,佳人娟娟隔秋渚。
    門前冠蓋但如云,玉貌當年誰為主。
    風流學士淮海英,解作多情斷腸句。
    流傳往往過湖嶺,未見誰知心已赴。

    627 《西山亭留題》 元·張昱

    馬頭曾為使君回,北望新亭道路開。
    於越地形緣海盡,句吳山色過江來。
    英雄有恨余湖水,天地忘懷入酒杯。
    珍重謝家林下客,玉山何待倩人推?

    628 《破紅巾》 元·吳訥

    君不見蘄黃兒,紛紛白馬張紅旗。
    去年陷湖北,今年陷淮西。
    遂令深山之民皆帶甲,四海澒洞含瘡痍。
    堆金積玉亦何有,略地攻城徒爾為。

    629 《次陽邏堡》 明·程誥

    征騎晚骎骎,陂湖驛路侵。
    見山思隱計,投館得歸心。
    市近春風軟,江遙暮雨深。
    提壺問村酒,誰惜解囊金。

    630 《早發小孤山遇風》 明·李禎

    湖盡江逾闊,舟窮路若迷。
    垂楊春寂寂,芳草雨凄凄。
    漩水黿鼉窟,平沙雁鶩堤。
    風波隨地有,何處可幽棲。

    631 《題華陽彭玄明所畫秋山圖》 明·劉崧

    我不識華陽彭煉師,見畫云山想句曲。
    數峰冥色入遙浦,六月泉聲動虛谷。
    紫霞樓觀當落日,似有幡幢出林木。
    海邊鰲首戴云紅,天際蛾眉拂秋綠。

    632 《送包鶴州東歸》 明·浦源

    西風江上賦歸休,值雨那堪夜泊舟。
    官路暝煙迷驛舍,郡城寒火出更樓。
    到家正及湖田熟,在客先驚館樹秋。
    遠憶情人相別處,短亭孤棹兩悠悠。

    633 《荊門野望》 明·錢希言

    滔滔江漢引微茫,川路西來蜀道長。
    象齒舊通周貢賦,蠶叢新叛漢衣裳。
    雨消青草湖頭瘴,葉落黃陵廟里霜。
    十二碧峰看不見,空令神女怨高唐。

    634 《七月八日同季高渡北東歸述懷分得龕字》 明·王祎

    蚤年志湖海,嘉遁非所甘。
    驅車燕趙北,弭節吳越南。
    季子夸遠適,虞卿勞負儋。
    謂將風翮翔,詎能轍鱗淹。

    635 《禽言次王季野》 明·王祎

    行不得哥,乾坤滿眼紛干戈。
    荊湖骨如山,江淮血成河。
    道路斷絕可奈何?君行將何之?欲投遼東去,卻向海上過

    行不得哥,海水能可測?只今平地皆風波。

    636 《兩浙寄子栗家書》 明·魏觀

    元年正月初,運使蒞江浙。
    二月開衙門,上下總怡悅。
    明恩隆委任,疏鈍愧忝竊。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殘劫。

    637 《雪月溪山歌送天然道首座歸蜀》 明·香嚴和尚

    蜀路連云知幾許,策勤斯道耐寒暑。
    撥開云霧睹青天,仍與孤云為伴侶。
    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隨身能作主。
    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錯舉。

    638 《雨沙》 明·張泰

    老鯤呼乾北溟水,燭龍銜火燒余滓。
    一片狂沙乘斷飆,飛度江南數千里。
    誰言天上無行人,空中亂落車馬塵。
    青皇嚴令禁不得,掩卻人間明媚春。

    639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張正蒙

    正蒙字子明,江寧人。
    居通濟門外之罾灣,臨河結廬,柴門晝閉。
    帶索拾穗,未嘗俯仰于人。
    年逾九十,隱淪終老。

    640 《僧清順新作垂云亭》 宋·蘇軾

    江山雖有余,亭榭苦難穩。
    登臨不得要,萬象各偃蹇。
    惜哉垂云軒,此地得何晚。
    天功爭向背,詩眼巧增損。

    * 關于江湖路的詩詞 描寫江湖路的詩詞 帶有江湖路的詩詞 包含江湖路的古詩詞(7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