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江柱的詩詞(511首)

    481 《餞梅提刑》 宋·劉黻

    梅花山下送先生,持節西江衣猾榮。
    國步正巇須砥柱,邊塵方漲待澄清。
    來時野草知春暖,去路山禽語日晴。
    不怕風寒今滿地,摩挲浯石記勛名。

    482 《寄題經父萱堂》 宋·孔武仲

    萱堂有秋花,對客如勸侑。
    人生本多事,更以百憂副。
    愔愔橫天壤,擾擾迷刻漏。
    傾地救海涸,揭柱支山仆。

    483 《李士舉見寄次韻為謝二首》 宋·晁公溯

    想見山靈喜,如看柱史來。
    江清無急硤,野潤失飛埃。
    行攬孟博轡,再然安國灰。
    相過忍遽別,莫放錦帆開。

    484 《鼓瑟》 宋·陳普

    朱弦聲奏徹云清,有客沉吟倚柱聽。
    遺響一時存楚風,斷魂千載寫湘靈。
    珠隨明月生滄海,船挾悲風過洞庭。
    弦索無言膠柱倒,遙遙江上數峰青。

    485 《正仲復有倒和春愁曲之作依次奉答》 宋·戴表元

    漸老之日來垂垂,已去之日不可追。
    傷春畏老兩作惡,世事嘗與愁人隨。
    忽得君家遣愁具,行歌日日春溪路。
    不知愁緒逐詩來,更惜芳顏被春誤。

    486 《寄劉伯宜南昌》 宋·方回

    西浙東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聞。
    才看陶令門前柳,卻憶滕王閣上云。
    何處魚蠻能避役,無邊鯨海尚行軍。
    詩書胸次堪籌國,定不專憑柱后文。

    487 《贈刊印朱才俊》 宋·方回

    科斗何年變篆字,至秦程邈翻為隸。
    今人但習真草行,誰會六書三耦意。
    篆所最難柱與圈,學打一圈費三年。
    豈容臆決蔑師授,汩沒形象迷傍偏。

    488 《留別范元長二十八韻》 宋·李處權

    博治人為史,循良吏得師。
    謀謨當啟沃,出處系安危。
    鶚立通丹地,龍章近赤墀。
    咨詢唐典故,筆削漢官儀。

    489 《醉后贈道夫》 宋·李處權

    冰柱雪車元有聲,五言早已號長城。
    仙源迷路及春淺,盜騎解圍空月明。
    君豈似龜將曳尾,我端如雁不能鳴。
    何人肯作千金貸,賣藥江湖隱姓名。

    490 《送陸同知北上二首》 宋·陸文圭

    浙尾帶荒江,土與材俱簿。
    吳李獨終隱,楚黃亦晚錯。
    馀子不足數,眼明見卓落。
    騄馳初歷塊,青萍新淬鍔。

    491 《送焦君實之采石學官》 宋·陸文圭

    江水日以遠,山花日又新。
    先吾不復少,后我皆成人。
    之子如良金,出礦以精純。
    又如出中木,始遇雪發春。

    492 《甲申春張菊存游洞霄諸公錢詩盈軸越明年余過》 宋·陸文圭

    春申下邑荒江演,有眼不識錢塘春。
    朅來南北兩高峰,乍見西施真美人。
    曉妝濃淡看不足,誓結鶉衣老湖曲。
    安知湖曲有高人,如此仙姿尚嫌俗。

    493 《宴交代趙寺丞樂語口號》 宋·牟巘五

    帝教云牧重云山,柱輒清朝玉立班。
    八月星槎來海上,九天藜杖照人間。
    煩公政事文章手,開此江山父老顏。
    若到西湖應記取,明年此日看徵環。

    494 《紫芝圖》 宋·釋寶曇

    坐誦行欹憶紫芝,江南有愧斷腸詞。
    后於王母三千歲,始見商山十二枝。
    日上寶光應倒射,柱間甘露足華滋。
    吾鄉歲晚灘聲小,忠孝波瀾斷在斯。

    495 《送圓禪人》 宋·釋法薰

    靈山無地可容身,好泛江潮去問津。
    東浙叢林如海闊,但參露柱莫參人。

    496 《禪人寫師真請贊》 宋·釋慧遠

    雖有兩條眉,不識一個字。
    露柱未懷胎,面目卻相似。
    說心說性,來與三斤麻。
    撒屎撒尿,演出一大事。
    阿呵呵,見也麼?
    江南生皂樹,江北出在蘿。

    497 《送隆上人游淮南》 宋·釋行海

    欲向淮南作勝游,如何卻在雁來秋。
    戰曾采石連青海,恨不回龍到白溝。
    山立金焦雙砥柱,地分吳楚一江流。
    憑君莫上新亭望,北面風煙只舊愁。

    498 《甘露寺放舶至瓜洲風作》 宋·宋無

    天造西來陰,山迥北固形。
    斷岸纏赤日,孤柱擘蒼溟。
    此地何能限,長江有或靈。
    然尿夜照浪,飲馬曉吞星。

    499 《閱張上卿仙游錄》 宋·宋無

    漢祖龍飛日,真人豹隱中。
    綸音來薊北,驛傅起江東。
    圣德深弘教,玄門厚植功。
    垂衣軒帝治,間道廣成風。

    500 《次韻王丈豐父待制荔枝二十韻》 宋·蘇籀

    葉實根株尚老蒼,龍鱗皋比貴先嘗。
    千林斷送詩騷酒,三絕無逾色味薌。
    爛醖恢臺養風骨,涵滋沆瀣結天漿。
    怕寒僻處深於越,贄貢無階遇有唐。

    * 關于江柱的詩詞 描寫江柱的詩詞 帶有江柱的詩詞 包含江柱的古詩詞(5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