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汝者的詩詞(465首)

    421 《陳攖寧既刊周左司太倉稊米集于阜陽趙使君復》 宋·項安世

    鄉人長幼班以年,戚煙遠近合以連。
    未如骨肉金石堅,祖孫父子其屬天。
    詩人一炷倉稊煙,玉川拜后攖寧前。
    如念爾祖思厥先,非真有聞胡傅焉。

    422 《紹興中興上復古詩》 宋·張嵲

    天監我宋,受命以人。
    咋為亂階,以啟圣人。
    皇帝嗣位,其仁如春。
    萬邦欣載,共惟帝臣。

    423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致宏如秦州仆餞之余口復到》 宋·張嵲

    憶昔游河梁,對床三夜語。
    平生慷慨心,遠別顏亦苦。
    朔風黃葉深,尚記軀車去。
    君行已映林,我首猶屢顧。

    424 《和孟阜老梅韻》 宋·陳傅良

    望美人兮天一隅,薜蘿為衣顛倒披。
    水竹隔我不可趨,今我搔首三歲余。
    漢庭年少六七奇,須眉皓白來何為。
    我欲避寢問之道,安得玉貌生枯肌。

    425 《既次韻或非之作解嘲》 宋·葉茵

    揆子初度日,撫杯擬歌辭。
    衰齡逾五十,敢必登古希。
    自傳始遷固,志銘傳牧之。
    諦觀子儼疏,直與浮世違。
    靖節百世師,汝無輕笑嗤。
    諱之寧免歿,不諱達者為。
    假我以耆艾,年年續斯詩。

    426 《漸臺水》 明·李東陽

    漸臺水,深幾許?使者來,誰遣汝?不見君王符,空傳君
    王語。
    漸臺水,行宮不可度。
    妾死猶首丘,君行在何處,平生委質身為君,此時重信輕
    妾身。
    君不還,妾當死。
    臺高高,水彌彌。

    427 《鴨責鷺》 宋·艾性夫

    物生天地間,謀食各從類。
    平疇我所家,方逐魚蝦細。
    爾鷺非吾徒,引頸乃旁睨。
    纖鱗動微影,忽已落長喙。

    428 《江豚詩》 宋·孔武仲

    黑者江豚,白者白鬐。
    狀異名殊,同宅大水。
    淵有群魚,掠以肥已。
    是謂小害,顧有可喜。

    429 《送范中濟侍郎知慶州》 宋·孔武仲

    平時廣朝中,相見輒歡喜。
    昂藏八尺身,所負必奇偉。
    四方獻善敗,軍國盈虛計。
    叩之如川流,滾滾不知已。

    430 《喜三十二北來》 宋·晁公溯

    吾家全盛時,冠蓋靄云屯。
    上車入華省,下車趨里門。
    宗族百余人,圭璋疊璵璠。
    胡塵暗河洛,分散各南奔。

    431 《榘子名字義》 宋·陳淳

    小子爾定孫,來前吾語汝。
    爾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
    今爾名以榘,字爾以方叟。
    告爾名字義,爾其敬聽受。

    432 《安溪勸農詩·勸貧富相資》 宋·陳宓

    舉債當知濟汝窮,取錢須念利難供。
    富人心要憐貧者,貧者身全仰富翁。

    433 《久旱得雨》 宋·陳普

    同堂合席分汝爾,況乃貌然千萬里。
    寸總不知從何來,一夜擁衾八九起。
    井田未復思扣閽,忍見秋夏田無水。
    甘霖才是渴者飲,何事驕陽驕不止。

    434 《汪元思遺詩和意以謝》 宋·陳文蔚

    君道本公平,何嘗分彼此。
    總只在人心,渾然皆天理。
    推原賦予初,所鍾均粹美。
    賢愚同一轍,所行無意軌。

    435 《去草棘》 宋·陳文蔚

    草雖至微物,稟氣何不同。
    瑞者為靈芝。
    大抵和所鐘。
    薰者為蘭蓀,芬香播春風。

    436 《募兵》 宋·杜范

    召募古來有,今者何其對。
    文書急如雨,取辦都保間。
    百夫不錄十,一夫費千钚。
    恐被嗜利徒,無能御國患。

    437 《西齋不寐三首》 宋·方回

    午醉稍就寢,甜夢何翩翩。
    晚醒漱茗飲,終夕斯無眠。
    初數一二鼓,乃至三四遷。
    草根沸蟋蟀,鴟鸮號樹顛。

    438 《示長兒存心》 宋·方回

    我家歙山下,不滿五頃田。
    捐棄已過半,豈不為子錢。
    兵甲跨江海,喧豗逾十年。
    零落殆萬卷,荒涼余數椽。

    439 《題郎川紀勝圖》 宋·方回

    維汝明父起宗父,古潤嘗僚佐農扈。
    釃酒金山焦山寺,□馬升州揚州府。
    歌詩千百南北傳,一別十年散還聚。
    駸致五袠知天命,雙鬢更無絲一縷。

    440 《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 宋·方回

    古人無欲非引年,古無有欲之圣賢。
    曰無欲者無私欲。
    昊皇魯叟畫系傳,柱下木子知止足。

    * 關于汝者的詩詞 描寫汝者的詩詞 帶有汝者的詩詞 包含汝者的古詩詞(46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