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漢節的詩詞(991首)
45
《隴頭水》 隋代·江總
隴頭萬里外。
天崖四面絕。
人將蓬共轉。
水與啼俱咽。
驚湍自涌沸。
古樹多摧折。
傳聞博望侯。
苦辛提漢節。
48
《登岳陽樓》 元·傅若金
馳傳自青天,憑高憶往年。
闌干映水迥,埤堄與云連。
江合沅湘大,山侵楚蜀偏。
蜃郎通別井,龍女宅重淵。
49
《送親戚錢尉入國》 宋·丁黼
正是朔風吹雪初,行滕結束問征途。
不能刺刺對婢子,已是昂昂真丈夫。
常惠舊曾隨屬國,烏孫今亦病匈奴。
不知漢節歸何日,淮擬殷勤說汴都。
50
《吏部員外郎傅公》 宋·靖康小雅
強敵寒盟,兵忽逾塞。
公持漢節,迓客于界。
控弦欻來。
率土震駭。
外臣桀傲,自矜強大。
公誓不慴,有死無拜。
殺身成仁,播美千載。
51
《次韻謝史提干見知》 宋·馮伯規
呼得蜿蜒入小瓴,便能飛雨挾林坰。
油云頓失千山赤,丹篆嘗騰一紙青。
漢節可眠知免曠,仙祠屢扣信通靈。
欲同此樂君西去,歷想三峨舊所經。
53
《靈巖》 宋·呂源
憶別老君洞,今逾二十年。
重來持漢節,又復冒蠻煙。
風物總仍舊,霜髯徒自憐。
不如歸去好,趣辦五湖船。
54
《輓謝疊山》 宋·湯雷奮
芒鞵初就道,慷慨不辭難。
滾滾長江盡,蕭蕭易水寒。
風霜欺漢節,塵土上南冠。
無復加餐飯,旁人掬淚著。
55
《次欒秉德韻》 明·程國儒
傷心世事淚潺潺,已付余生作等閑。
羝乳尚能持漢節,雞鳴那得出秦關。
黃花時候多新酒,綠樹門庭是故山。
日夜思親頭盡白,何人為賦大刀環。
56
《出塞曲二首》 明·任淳
登壇臨玉塞,報主荷金戈。
漢節當關重,胡笳出塞多。
氣吞玄朔壘,兵洗白洋波。
休信單于款,謀窮偽請和。
57
《海上歲朝作》 明·王逢年
落魄平生誤計然,春歸無恙杖藜邊。
梅花雪塢留殘臘,澤國砧聲帶舊年。
滄海魚麗空戰艦,烏衣燕子過烽煙。
五陵冠佩追趨日,野老如持漢節偏。
59
《白雁》 明·徐舫
出塞風沙不浣衣,要分秋色占鷗磯。
遠書玉宇傳霜信,斜落銀箏映冷暉。
楚澤云昏無片影,湘江月黑見孤飛。
當年系帛還蘇武,漢節仍全皓首歸。
60
《次韻鄭介夫二首》 宋·蘇軾
一落泥途跡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
長庚到曉空陪月,太歲今年合守心。
相與嚙氈持漢節,何妨振履出商音。
孤云倦鳥空來往,自要閑飛不作霖。
* 關于漢節的詩詞 描寫漢節的詩詞 帶有漢節的詩詞 包含漢節的古詩詞(99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