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漢竹的詩詞(753首)

    41 《念奴嬌(和李漢老)》 宋·陸淞

    黃橙紫蟹,映金壺瀲滟,新醅浮綠。
    共賞西樓今夜月,極目云無一粟。
    揮塵高談,倚欄長嘯,下視鱗鱗屋。
    轟然何處,瑞龍聲噴蘄竹。

    七夕節惆悵

    42 《水調歌頭(送竹隱知郢州)》 宋·戴復古

    雕鶚上云漢,虎豹守天關。
    一官游戲,笑向古郢試朱轓。
    天下封疆幾郡,盡得公為太守,奉詔仰天寬。
    萬物一吐氣,千里賀平安。

    女子傷春懷人

    43 《風瀑竹(元宵)》 宋·牟子才

    閣住杏花雨。
    便新晴、等間勾引,香車成霧。
    璧月光中簫鳳遠,裊裊馀音如縷。
    誚一似、君仙府。

    44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 宋·蘇軾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
    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與可之教予如此。

    悼念觀點

    45 《風瀑竹》 宋·牟子才

    閣住杏花雨。
    便新晴、等閑勾引,香車成霧。
    璧月光中簫鳳遠,裊裊馀音如縷。
    誚一似、群仙府。

    46 《和漢東先生韻六首》 宋·張埴

    {宏宀換竹}來黃鶴問故里,養得白鴉在玄田。
    人生擘劃千古歲,碧桃開向母樓前。

    47 《重別何謝二子羅漢寺》 明·羅洪先

    寒催歸思欲辭君,去去臨歧不忍分。
    言向同心那有盡,酒當垂別自難醺。
    岸邊斑竹初收雨,江上青山已散云。
    此地知君重往過,定攀庭樹憶離群。

    48 《沔陽秩滿北上漢水舟中感舊書懷卻寄污郡諸寮》 明·李濂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陽。
    八歲學籀篆,十歲《急就章》。
    孺小不知難,欲升鐘索堂。
    波磔竟無成,臨池心內傷。

    49 《所苦之中無以遣悶更堤題新竹別獻五章幸賜披》 宋·李至

    蓽為扉闔槿為籓,不似公家地盡寬。
    階下才容數片席,窗前也種十余竿。
    蝸牛舍畔幽叢小,行馬門中翠影寒。
    應似鷦鷯與鵬鳥,一枝層漢各心安。

    50 《祀馬將軍竹枝辭》 宋·馬之純

    曹州孽火遍燒天,不見兵車只漢川。
    若得將軍把關要,鴉軍不用過山前。

    51 《竹枝歌》 宋·孫嵩

    漢世明妃猶有付,荒祠歌舞與招魂。
    胡琴好入巴渝曲,萬里還鄉釃酒樽。

    52 《題趙子昂竹》 宋·衛富益

    漢宮日暮風雷遠,南國秋深水殿寒。
    留得一枝煙雨里,又隨人去報平安。

    53 《送陳竹所帥越》 宋·余謙一

    供帳榮歸一日同,故鄉增重漢朝空。
    二疏事莫徵圖畫,西陌東阡看兩翁。

    54 《次韻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之作(至正庚子)》 明·鮑恂

    數年不對中秋月,月色依然不負秋。
    懶問仙人修玉樹,且陪帝子上瓊樓。
    斗牛低繞天樞轉,河漢斜橫左界流。
    卻望蓬萊宮闕遠,幾隨清影重回頭。
    ¤

    55 《早夏陽羨山中病起有懷漢陂舅李賓父》 明·豐越人

    一臥春歸盡,清羸寄翠微。
    地偏鶯較少,花在客來稀。
    江竹浸茶圃,山榴罥葛衣。
    風流懷二仲,吟眺忽斜暉。

    56 《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諸公登郊臺觴治平寺竹下》 明·陸師道

    闔閭城西佳山水,況復秋清風日美。
    百斛游船穩于屋,錦帆瑤席空明里。
    黃山西轉古橫塘,五塢云深盤上方。
    飛橋連跨石湖口,螭影相銜明鏡旁。

    57 《水月舫為奚川錢竹深賦》 明·湯胤勣

    太一真人蓮一瓣,飄飄萬里來天漢。
    移入江南錦繡窠,蘭橈桂槳空凌亂。
    長鯨對舞碧紗窗,缺兔潛窺紫絲幔。
    黍甕浮香香可,蒲帆揚彩風堪喚。

    58 《送張幼初之京振衣鳴玉上青霄,銀漢清秋轉斗》 明·危素

    北闕飛龍天杳杳,南云歸雁路迢迢。
    朝登華岳風生腋,夜飲灤河月入瓢。
    水竹清虛好真館,劉安有賦為相招。

    59 《竹枝歌》 宋·蘇軾

    蒼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飄不返,惟有蒼蒼楓桂林。
    楓葉蕭蕭桂葉碧,萬里遠來超莫及。
    乘龍上天去無蹤,草木無情空寄泣。

    60 《竹葉酒》 宋·蘇軾

    楚人汲漢水,釀酒古宜城。
    春風吹酒熟,猶似漢江清。
    耆舊何人在,丘墳應已平。
    惟余竹葉在,留此千古情。

    * 關于漢竹的詩詞 描寫漢竹的詩詞 帶有漢竹的詩詞 包含漢竹的古詩詞(7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