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漢家和的詩詞(374首)

    21 《相和歌辭·董逃行》 唐·張籍

    洛陽城頭火曈曈,亂兵燒我天子宮。
    宮城南面有深山,盡將老幼藏其間。
    重巖為屋橡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聞道官軍猶掠人,舊里如今歸未得。
    董逃行,漢家幾時重太平。

    22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 唐·杜審言

    六位乾坤動,三微歷數遷。
    謳歌移火德,圖讖在金天。
    子月開階統,房星受命年。
    禎符龍馬出,寶箓鳳凰傳。

    宮廷生活茶葉

    23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應制》 唐·張說

    上陽柳色喚春歸,臨渭桃花拂水飛。
    總為朝廷巡幸去,頓教京洛少光輝。
    昨從分陜山南口,馳道依依漸花柳。

    24 《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 唐·梁升卿

    何意重關道,千年過圣皇。
    幽林承睿澤,閑客見清光。
    日御仙途遠,山靈壽域長。
    寒云入晉薄,春樹隔汾香。
    國佐同時雨,天文屬歲陽。
    從來漢家盛,未若此巡方。

    25 《奉和中書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御》 唐·獨孤及

    漢家金馬署,帝座紫微郎。
    圖籍凌群玉,歌詩冠柏梁。
    陰陰萬年樹,肅肅五經堂。
    揮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陽。

    26 《和水部張員外宣政衙賜百官櫻桃詩》 唐·韓愈

    漢家舊種明光殿,炎帝還書本草經。
    豈似滿朝承雨露,共看傳賜出青冥。
    香隨翠籠擎初到,色映銀盤寫未停。
    食罷自知無所報,空然慚汗仰皇扃。

    27 《朔方書事》 唐·張蠙

    秋盡角聲苦,逢人唯荷戈。
    城池向隴少,岐路出關多。
    雁遠行垂地,烽高影入河。
    仍聞黑山寇,又覓漢家和

    28 《六州歌頭(和張安國舍人韻呈進彥)》 宋·王之道

    燧D044勛業,何敢望西平。
    觀當日,清大憝,震天聲。
    績其凝。
    追配汾陽郭,臨淮李,掃妖孽,植顛仆,復疆宇,洗膻腥。

    29 《奉和圣製社日》 宋·晏殊

    天官考歷占元日,浹宇祈農協盛時,芟柞尚傳周室頌,枌榆仍秩漢家祠。
    三農普遂耕耘樂,萬象均承雨露滋。
    推策授人敷景化,穰穰喜貺億年期。

    30 《奉檄漢上和兄長廷評喜于邂逅》 宋·宋祁

    彌年賓牒嘆離居,始得還家奉板輿。
    出沐恩深湯吊蟣,校文官冷字成魚。
    三杯旅案馨羞切,百末凝醅獻壽馀。
    韁鎖空名堪自笑,又隨軺馬趣移書。

    31 《和游景叔月報三捷》 宋·黃庭堅

    漢家飛將用廟謀,復我匹夫匹婦讎。
    真成折箠禽胡月,不是黃榆牧馬秋。
    幄中已斷匈奴臂,軍前可飲月氏頭。
    愿見呼韓朝渭上,諸將不用萬戶侯。

    32 《和曹光道詠直廬屏中六鶴》 宋·梅堯臣

    漢家為瑞雙黃鵠,只道飛翻太液池。
    不似云屏六畫鶴,帝宮深處有人知。

    33 《和臘前》 宋·梅堯臣

    漢家戍日看看近,云景蒼茫已歲昏。
    欲驗方書治百藥,預調飛走獵平原。
    土人熏肉經春美,宮女藏鉤舊戲存。
    獨把凍醪驚節物,草芽微動見庭萱。

    34 《三和二首》 宋·劉克莊

    身疊三綿凜似冬,老農不與壯丁同。
    飲泉吏鮮能清白,瀕海民多有赤窮。
    晴雨幽人曾候鸛,水風閩囝亦占虹。
    漢家非有公私積,亨大毋庸說豫豐。

    35 《和汪端中陪府君游東湖》 宋·黃公度

    漢家虎璽重分銅,鑾坡厭直金蓮紅。
    海角瘡痍煩大手,循良不愧古人風。
    偃蹇霜風鈴閣寂,蒙茸春色圜扉空。
    為郡風流見前輩,隙日車蓋飛城東。

    36 《奉和御製迎圣像中路獲金龍送還茅山》 宋·夏竦

    巍巍真像范金成,瑞節棠舟遠導迎。
    精衷勵翼符神貺,藻衛葳蕤率禮經。
    蘭隄曉景漣漪靜,神龍報降祥云映。
    雙上瓊干采質明,旁臨旌栧靈輝盛。

    37 《和熹》 宋·陳造

    仁烋狂甥趁獵人,頗能戴眼笑庭紳。
    漢家退堡猶麻沸,正復羞為女主臣。

    38 《和虞守釣臺四首》 宋·姜特立

    七里灘頭歲月增,漢家川谷幾丘陵。
    祠堂吸許玄英配,此后寥寥見未曾。

    39 《次韻和石學士見寄十首》 宋·宋庠

    路寢崔嵬敞九筵。
    相儀曾識帝心虔。
    漢家山委無窮瑞,盡屬淵云奏賦年。

    40 《和梵才寄林逋處士》 宋·宋庠

    白首江湖傳散人,天弢解盡有天真。
    漢家不惜青蒲費,終為枚生一裹輪。

    * 關于漢家和的詩詞 描寫漢家和的詩詞 帶有漢家和的詩詞 包含漢家和的古詩詞(3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