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漢國的詩詞(1505首)

    121 《得韓持國書報新作茅廬》 宋·梅堯臣

    聞君作茅廬,正在西軒西。
    定移舊蔬圃,稍改新藥畦。
    其高如伯鸞,況亦有隱妻。
    今方漢德盛,不必之會稽。

    122 《五哀詩故國子博士部公》 宋·王禹偁

    汾陽飽經術,賦性甚坦率。
    在昔舉神童,廣場推杰出。
    尚書誦在口,何論落自筆。
    總角取科名,弱冠紆纓紱。

    123 《與伯順飯于文緯大光出宋漢杰畫秋山》 宋·陳與義

    焚香消午睡,開畫逢秋山。
    皇都馬聲中,有此四士閑。
    離離南國樹,閃閃湘水灣。
    悠悠孤鳥去,澹澹晨輝還。

    124 《寄題謝昌國尚書桂山堂》 宋·周必大

    京國薪如桂,家山桂滿林。
    葉留經歲碧,花雨盛秋金。
    作楫商舟穩,為梁漢殿深。
    幽香宜自閟,莫待斧斤尋。

    125 《去秋芮國器以詩賀入館今渠繼來次韻》 宋·周必大

    一自傳刀夢,遲君已隔秋。
    浪傳迷弱水,未省礙虛舟。
    天子方神武,狂胡敢寇讎。
    應須漢充國,早晚與兵謀。

    126 《戰國吟》 宋·邵雍

    七國之時尚戰爭,威強智詐一齊行。
    廉頗白起善用兵,蘇秦張儀善縱橫。
    朝為布衣暮衣卿,昨日鼎食今鼎烹。
    范雎謝相何心情,蔡澤入秦何依憑。

    127 《送雙漸之漢陽》 宋·曾鞏

    楚國封疆最上流,夾江分命兩諸侯。
    何年南狩牙檣出,六月西來雪浪浮。
    夏口樓臺供夕望,晴川風物待春游。
    可能頻度漁陽曲,不負當年鸚鵡洲。

    128 《和張安國舍人》 宋·王之道

    判花西掖妙當年,曾見聲華振日邊。
    文翰共推唐李嶠,功名將踵漢韋賢。
    江山到處供詩笥,風月多情付酒船。
    琳館正應聊爾耳,會看鵬擊水三千。

    129 《挽少師相國李公》 宋·張元干

    淚盡西州路,碑留峴首名。
    買山緣荔子,為圃養黃精。
    所至登臨地,猶疑步履聲。
    堂堂真漢相,天忍閟佳城。

    130 《送玉笥生往吳大府之聘兼柬國寶樞相賓卿客省》 元·楊維楨

    近報淮吳張柱國,樓船遣使聘嘉賓。
    漢家自有無雙士,趙客何勞十九人。
    天上瓊花回后土,江南杜宇到天津。
    若逢呂相煩相問,應有奇書痛絕秦。

    131 《蜀國弦》 明·劉基

    胡笳拍斷玄冰結,湘靈曲終斑竹裂。
    為君更奏《蜀國弦》,一彈一聲飛上天。
    蜀國周道五千里,蛾眉岧岧連玉壘。
    岷嶓出水作大江,地砉天浮戒南紀。

    132 《蜀國弦(七首)》 明·劉基

    白鹽雪消春水滿,谷鳥相呼錦城暖。
    巴姬倚歌漢女和,楊柳壓橋花纂纂。

    133 《和致政太師潞國文公賜燕玉津園感恩述懷》 宋·王珪

    玉符初解自逍遙,暫駕安車近九霄。
    無限高名齊少室,不言休績在三朝。
    好披云氅呼遼鶴,忽把仙巾換漢貂。
    御苑清明開特燕,莫辭仙醴勸金蕉。

    134 《奉和御製讀三國志詩》 宋·夏竦

    白馬當涂兆,黃家得歲興。
    金符威既重,玉版事堪憑。
    漢火承前運,誰龍合舊徵。
    青云開后葉,下武倍兢兢。

    135 《奉和御製讀三國志詩》 宋·夏竦

    許昌功未逞,江表地初平。
    漢帝居非遠,吳侯志欲迎。
    壯圖雖未遂,嘉慮實惟精。
    終闕尊崇禮,何關慎器名。

    136 《奉和御製讀三國志詩》 宋·夏竦

    家乘桑蓋瑞,國富臥龍才。
    漢水神暉徹,靈圖密命開。
    橫天嘉氣應,繼日景云來。
    儻管英雄器,三分亦殆哉。

    137 《漢南晤魏侯彥誠魏侯贈詩期依韻知已而荊門受》 宋·王之望

    白頭有如新,傾蓋或如故。
    乃知意氣間,投分自有處。
    魏公使漢南,風采聳一路。
    凋殘濡膏澤,冤訟廓氛霧。

    138 《交韻漢老弟假山》 宋·虞儔

    庭空吏散無公事,一枕清風供午睡。
    列仙之陬渺何許,化蝶翩翩可坐致。
    夢中意行不識路,神前那有車乘墜。
    立壁延緣蘿蔓綠,滑徑行視莓苔翠。

    139 《次張安國舍人讀王侍郎詩有懷其人韻》 宋·虞儔

    蓋世聲名紫府仙,平生襟袖著山川。
    一麾管領秋江月,千首憑陵杜曲天。
    疇昔風云馀感慨,歸來文字帶芳鮮。
    和韓何限驚人句,應有門人李漢編。

    140 《送劉得華赴漢陽教授二首》 宋·趙蕃

    漢陽在何許,越在河之北。
    圣朝富文物,要使均萬國。
    輟我學省彥,以為遠方重。
    化成亟歸來,明堂待梁棟。

    * 關于漢國的詩詞 描寫漢國的詩詞 帶有漢國的詩詞 包含漢國的古詩詞(150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