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漢區的詩詞(205首)
161
《次韻張守王勉夫二首》 宋·陳造
世味平時蟲臂輕,獨留意氣與君傾。
向來繾綣資磨玷,擬話分攜已愴情。
盛際功名方策足,他年車笠肯渝盟。
漢廷取重張廷尉,可待區區結襪生。
163
《秦覯少章寄寂齋》 宋·李廌
臣門如市心如水,漢宮解識尚書履。
形若槁木心死灰,東郭子綦初隱幾。
明珠走盤丸走坂,性不遷遷常止止。
蚍蜉戰聲如雷霆,渠自紛紛相我爾。
達人大觀觀萬有,區中狹隘真一瞇。
磨堅涅白自古然,不必飲牛憎洗耳。
165
《駕還觀燈》 宋·李彌遜
琳宇風微寶輅還,春隨人意卻馀寒。
金堤花擁華芝蓋,角漢云扶白玉盤。
宴及臣鄰三事協,歡均區宇九夷安。
年年端闕龍燈試,萬歲聲中拜舞看。
166
《春風引》 宋·曹勛
憶昔上國宣和初,時平比屋歡唐虞。
天王愷樂縱游豫,翔風和氣凌天衢。
蒼龍頒春動時輅,晴光彩錯明金鋪。
扶晨官師會朝請,雜沓劍佩諸侯趨。
167
《登南紀樓》 宋·胡寅
西望巫峽峰,東望洞庭湖。
南望大江橫,北望楚王墟。
平時十萬戶,鴛瓦百賈區。
夜半車擊轂,差鱗銜舳艫。
168
《挽梁尚書二首》 宋·吳芾
早歲膺宸眷,回翔老禁涂。
三持周版籍,九佩漢銅符。
度量包千頃,聲名滿八區。
誰知成奄忽,陳跡付龜趺。
169
《公歸行送王顯謨》 宋·李流謙
我從職方究區域,江漢滔滔紀南國。
厥田上上蓋名壤,其人落落亦代出。
臥龍偉列雄鼎峙,雛鳳英稱冠簪盍。
峴山風流亙千祀,鹿門隱概輕九牧。
170
《虞丈以傷物遂再賦》 宋·姜特立
古來儒墨本同源,罪福區區不足編。
燕饗正須依孔圣,慈悲何秘異金仙。
靜思有物參元化,府視含生共一天。
梁武漢明俱泥佛,得言失旨豈其然。
171
《題董亨道八景圖》 宋·樓鑰
錢塘怒濤天下無,誰將尺紙為新圖。
賀家湖上如鏡凈,屢向煙波逢釣徒。
彩虹橫臥吳淞上,洞庭一螺浮具區。
亦曾泛舟彭蠡湖,插立千劍名大孤。
172
《和王天任喜雪》 宋·虞儔
姑射之山果何如,往者吾言聞接輿。
肌膚冰雪能綽約,是中知有神人居。
神凝自使年穀熟,況有疵癘煩驅除。
乘云四海聊戲劇,磅礴萬物同慘舒。
至哉河漢已無極,俗士區區窮尾閭。
173
《天基瑞應宮》 宋·劉學箕
金碧擁瓊廬,天開繞電區。
鳥流周室瑞,蛇斷漢家府。
石井騰曦馭,瑤壇布斗樞。
愿將皇極福,敷錫偏康衢。
175
《擬古》 宋·蘇泂
漢光昔未遇,頗為兄嫂欺。
誰知韓王信,本是屠沽兒。
他時筑將壇,意氣帝者師。
中興屏新莽,長劍誅赤眉。
176
《筠溪八景詩·谷岫陵云》 宋·陳著
毓秀山根插翠峰,如陵如阜起嶐嵷。
堆高鹿苑沖銀漢,積擬鉅橋跨玉虹。
斂厚難輸王廩粟,歲豐長守大夫松。
乾坤種此昭宏德,陰濟鄉區皎發翁。
178
《寄陳士元》 宋·華岳
郊野英雄不肯收,膏梁芻豢有何謀。
胡兒只怒馬黃弩,公子當求孤白裘。
唐詔屢頒蕡不第,漢壇才筑信當侯。
古今得喪同兒戲,何必區區嘆白頭。
* 關于漢區的詩詞 描寫漢區的詩詞 帶有漢區的詩詞 包含漢區的古詩詞(20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