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漢兒的詩詞(718首)

    701 《次韻李希荀寄念七侄莊并用前韻和十七侄彀送》 宋·蘇頌

    初從童丱祝千春,俄見騫騰祝更頻。
    已喜吏資能可問,又嘉文筆速如神。
    室堂宜念承先構,鄉里須教號善人。
    我待兒曹上霄漢,便歸林下岸仙巾。

    702 《章安鎮感事》 宋·孫應時

    越嶠東南窮,連山赴滄海。
    章安古州宅,陵谷諒遷改。
    前江渺萬頃,風雨魚龍匯。
    嗟哉地遠絕,仿佛形勢在。

    703 《明妃曲一首》 宋·王阮

    胡塵漠漠風卷沙,明妃馬上彈琵琶。
    琵琶一曲思歸譜,明妃淚盡胡兒舞。
    胡兒不道思歸苦,更問漢宮余幾許。
    古來和戎人似鐵,漢家和戎人似雪。

    704 《和吳朝議》 宋·王洋

    自是天公亦厭艱,十年戰士好休閑。
    胡兒弓射燕陲月,漢將心馳海上山。
    慶事頻聞輸帝府,好音傳落到人間。
    丈人自是朝廷舊,早趁鵷鸞入近班。

    705 《鵲巢》 宋·王洋

    今年結巢不近地,門戶人言解知歲。
    了知積累功力勞,投伴鸤鳩無此智。
    閭里爭如惡少年,不持彈射操空拳。
    揮巢取子盡居室,旁觀禁止無由緣。

    706 《聞鶯》 宋·王洋

    階前芳草一尺齊,黃鸝始向林間啼。
    一聞傳聲人失喜,駑馬并立逢駃騠。
    我思此鳥固妍好,人喜亦緣來不早。
    若令春到便輕遷,厭聽誰憐跡如掃。

    707 《明妃曲》 宋·王洋

    漢宮沈沈凝紫煙,妾身一入知幾年。
    樓高秋月照清夜,亭暖春花熏醉眠。
    憶初送我辭親戚,便擬光華列旌戟。
    君門安得似人間,咫尺千山萬山隔。

    708 《黃山》 宋·楊公遠

    古今墨客兼騷客,推許黃山甲眾山。
    三十六峰層漢外,百千萬岫亂云間。
    煉丹帝往名長在,搗藥仙歸臼已閒。
    葉落花開人寂寂,雄鳴雌和鳥關關。

    709 《寄題環翠樓》 宋·楊時

    方壺七萬神{聱耳換黽}連,瓊臺縹緲居靈仙。
    鯨翻海運成桑田,異境誰使夸娥遷。
    铦鋒四面蒼圭圓,巨靈巧以青瑤鐫。
    揉風洗雨凈娟娟,修眉浮空秀爭妍。

    710 《梁父吟》 宋·于石

    建安天下如潰瓜,一榻之外非吾家。
    黃屋飄飖定何許,龍為魚兮鼠為虎。
    老瞞持力敢欺天,朵頤漢鼎方垂涎。
    紫髯將軍一攘臂,控荊引越三千里。

    711 《七月七日》 宋·于石

    西風掃殘暑,微月澹新秋。
    相傳織女星,今夕嫁牽牛。
    翩翩聯鵲橋,亭亭擁龍辀。
    多少乞巧人,笑語穿針縷。

    712 《浪吟》 宋·于石

    十載驅馳翰墨場,翩翩霞佩高頡頏。
    賦窺賈馬搜班揚,詩崇晉漢卑齊梁。
    斯文未喪道未亡,欲尋墜緒何茫茫。
    蕭騷裋褐凄風霜,匣中蛟龍吼干將。

    713 《禰衡》 宋·于石

    懷中漫刺欲何之,四海交游只兩兒。
    不死曹瞞死黃祖,殺身何補漢興衰。

    714 《送江充之郎中知溫州》 宋·喻良能

    巖廊拱神圣,岳牧用才良。
    委寄晉藩鎮,飛騰漢省郎。
    縑推非矯激,綿蕝豈尋常。
    花粲揮毫玉,風生漱齒霜。

    715 《大石》 宋·袁說友

    困臥籃輿中,醒視人影直。
    伸頭起四望,不斷山環碧。
    羊腸路百轉,當面一蹲石。
    高廣不可際,隆重誰與匹。

    716 《遞呈余干郭主簿子敬》 宋·曾豐

    謂吾多可失之雜,與人連甍或莫識。
    謂吾寡合失之孤,與人傾蓋或莫逆。
    南來豈是無過從,一見如故髯簿公。
    文章未始要著語,造化莫能與爭工。

    717 《上浙東帥王尚書》 宋·曾豐

    太古犧媧氏,創為琴與笙。
    氤氳弸混沌,噢咻擘冥莖。
    合氣歸三律,分音麗五行。
    未歌先協律,無韻不成聲。

    718 《庚戌壽意一先生》 宋·朱繼芳

    江涵秋色碧潭潭,飲馬胡兒不敢南。
    宥密老臣功第一,緝熙天子歲登三。
    身扶紫極星辰正,手拆黃封雨露甘。
    見說年來淮尾漲,漢庭可要百曹參。

    * 關于漢兒的詩詞 描寫漢兒的詩詞 帶有漢兒的詩詞 包含漢兒的古詩詞(7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