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漢僧的詩詞(239首)
181
《五老峰》 宋·王禹偁
矗矗拂星榆,崢嶸與眾殊。
精靈奔昂宿,神異載河圖。
捧日光先及,參天禮不趣。
綠蘿供組綬,清籟獻笙竽。
182
《和季弟韻二十首》 宋·劉克莊
天海憑高兩杳茫,豈無容地著吾狂。
俗人不慣呼聱叟,明主何曾罪寢郎。
耕富春山能重漢,隱王官谷未忘唐。
自嫌老病疏溪墅,只靠鄰僧守竹房。
183
《題小室二首》 宋·劉克莊
已向深林卓小庵,是中僅可著禪龕。
士師何止三無慍,中散居然七不堪。
一去重華那復得,方當盛漢勿多談。
近來弟子俱行腳,誰伴山僧面壁參。
186
《春深三首》 宋·蘇轍
小園松竹有清陰,懶病從茲日益深。
醉客漢堂慚北海,野僧同社憶東林。
逢人問道空長嘯,久客思歸尚越吟。
三十年前誦圓覺,年來雖老解安心。
187
《再游廬山三首》 宋·蘇轍
當年五月訪廬山,山翠溪聲寢食間。
藤杖復隨春色到,寒泉頓與客心閑。
巖頭懸布煎茶足,峽口驚雷泛葉慳。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應逐好風還。
188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189
《秀州相士歌》 元·楊維楨
秀州相士薛見心,重湖風雨來相見。
手把茅山道人詩,亦有胡僧寫束絹。
自云膝不拜公卿,海內名人初入卷。
縹綾方冊錦盤囊,手錄梅花道人詩。
190
《華山》 宋·夏竦
三峰森翠倚云棱,凝睇煙蘿最上層。
八水亂分秦帝國,四關空鎖漢皇陵。
仙羊未起眠春草,塞馬初歸放紫藤。
堪惜圣朝無傲吏,夜來風月屬間僧。
191
《襄柑分惠景仁以詩將之》 宋·韓維
荊州解紱十經春,迥夢青林繞漢濱。
霜氣輕寒催柑實,渚波余潤作甘津。
僧園采掇寧論數,客路奔馳竟占新。
雪意垂收高會缺,分金聊助席間珍。
192
《留題金山寺》 宋·張栻
長江岷山來,灌注天下半。
東行近海門,勇往更瀰漫。
蒼巒忽中流,屹立助杰觀。
孤根入層淵,秀色連兩岸。
196
《鹿門寺》 宋·李廌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涂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里,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197
《施磨衲與惠因長老》 宋·曹勛
三韓山川悉漢地,其中佛法亦復然。
王子義天不思議,剪除須發作佛事。
東渡參問三乘法,無為分與最上乘。
喜抱方袍入凈人,有僧蒞敬能攝受。
199
《清湖山大火》 宋·胡寅
青天露坐月斂昏,忽見山燒明溪村。
轉移胡床飽寓目,獵獵變態真難論。
清湖之山峨帝閽,盤陀四隤如云屯。
千章大材翳山黑,忽作秋樹繁鮮緼。
200
《題關云長廟》 宋·胡寅
西方有幻師,以利行幻術。
利他乃甘言,自利則其實。
曾微證形象,雇喜論恍惚。
可憐億兆人,明智百無一。
* 關于漢僧的詩詞 描寫漢僧的詩詞 帶有漢僧的詩詞 包含漢僧的古詩詞(2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