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漢中的詩詞(72首)

    41 《漢宮春(見早梅呈呂一郎中鄭四六監岳)》 宋·陳亮

    雪滿江頭,怪一枝不耐,不漏微陽。
    詩人越樣眼淺,早自成章。
    群葩如繡,到那時、爭愛春長。
    須知道,未通春信,是誰飽試風霜。

    42 《漢宮春(吳中齊云樓)》 宋·吳潛

    樓觀齊云,正霜明天凈,一雁高飛。
    江南倦客徙倚,目斷雙溪。
    憑闌自語,算從來、總是兒癡。
    青鏡里,數絲點鬢,問渠何事忘歸。

    詠物梅花抒情

    43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發鄂渚曉泊漢陽親舊攜酒追送聊為短句》 宋·黃庭堅

    接淅報官府,敢違王事程。
    宵征江夏縣,睡起漢陽城。
    鄰里煩追送,杯盤瀉濁清。
    袛應瘴鄉老,難答故人情。

    貶謫送別友情

    44 《沔陽秩滿北上漢水舟中感舊書懷卻寄污郡諸寮》 明·李濂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陽。
    八歲學籀篆,十歲《急就章》。
    孺小不知難,欲升鐘索堂。
    波磔竟無成,臨池心內傷。

    45 《漢炳丹山晚進知學以來嘗於文字中敬識先生矣》 宋·樊漢炳

    天仙下寓人間世,愛欲都忘只愛山。
    更向馮仙問陳跡,煙蘿深處勇躋攀。

    46 《漢炳丹山晚進知學以來嘗於文字中敬識先生矣》 宋·樊漢炳

    此山勝處非人境,長有煙云撥不開。
    信是天公慳絕勝,晴曦端為使君來。

    47 《漢炳丹山晚進知學以來嘗於文字中敬識先生矣》 宋·樊漢炳

    披露已諧平日志,開云須信大賢能。
    只馀天道終堪倚,不問人間愛與憎。

    48 《早夏陽羨山中病起有懷漢陂舅李賓父》 明·豐越人

    一臥春歸盡,清羸寄翠微。
    地偏鶯較少,花在客來稀。
    江竹浸茶圃,山榴罥葛衣。
    風流懷二仲,吟眺忽斜暉。

    49 《答任師中家漢公(一題:奉和師中丈漢公兄見》 宋·蘇軾

    先君昔未仕,杜門皇祐初。
    道德無貧賤,風采照鄉閭。
    何嘗疏小人,小人自闊疏。
    出門無所詣,老史在郊墟。

    50 《漢陽登覽呈王中甫使君》 宋·戴復古

    西州城郭雖然小,江漢規模壯矣哉。
    大別山頭觀禹跡,楚波亭上望吳臺。
    蕭蕭修竹鳳不至,漠漠平沙雁又來。
    五馬相邀共登覽,欲酬秋興費詩材。

    51 《唐長慶中南池新亭碑在漢高帝廟側亭已失所在》 宋·陸游

    池廢新亭亦已無,遺碑半滅臥春蕪。
    文章綺靡雖非古,今代詞人不辦渠。

    52 《和季長學士綿漢道中作》 宋·宋祁

    一轡澄清暫按州,卻因風景獨夷猶。
    弦殘漢月騶前曉,粉疊巴云蓋外秋。
    持節頻年煩出使,富民虛日待封侯。
    省紆麗藻嗟行役,正恐才多剩四愁。

    53 《同張漢求宿升中院西寮》 宋·賀鑄

    僧合窗扉學畫船,青熒燈火對床眠。
    北風帶雪披檐竹,渾似瀟湘夜泊天。

    54 《送余中舍知漢州德陽》 宋·梅堯臣

    匹馬易為秣,單車長是輕。
    秋風來棧道,宿雨度關城。
    石上樹林暗,山根江水明。
    桐花鳳何似,歸日為將行。

    55 《盜發漢侍中許彧墓》 明·高啟

    古冢竟誰穿,虛傳錮最堅。
    玉魚宵已出,石獸曉猶眠。
    長夜俄看月,幽臺不掩泉。
    須知摸金者,亦到漢陵前。

    56 《寄漢陽守王中甫》 宋·劉克莊

    自辭莫府徑歸耕,同舍分攜闕寄聲。
    帳下飛書空有草,軍中上緣獨無名。
    山深仆不聞時事,塞近君應得虜情。
    聞道漢東堪臥治,訊來依舊說招兵。

    57 《己丑二月七日雨中讀漢元帝紀效樂天體》 宋·周必大

    照君顏如花,萬里度雞漉。
    古今罪畫手,妍丑亂群目。
    誰知漢天子,袨服自列屋。
    有如公主親,尚許穹廬辱。

    58 《王中奉漢老挽詞》 宋·韓元吉

    符節光華二十春,壯猷曾不侍嚴宸。
    棲心香火才同社,放意溪山幸卜鄰。
    再世簪纓宜袞袞,一門蘭玉尚詵詵。
    霜清三港追隨地,丹旐飄然淚滿巾。

    59 《雪中泛漢江呈德麟》 宋·李廌

    漢江莽莽雪浮浮,遠想山陰泛剡游。
    高興共成何更盡,子猷安道喜同舟。

    60 《送戴才美郎中出使襄漢》 宋·曹勛

    仕宦將相理所當,致君澤民則為良。
    竅竅茍作兒女語,紛紛徒在鵷鷺行。
    惟君英概吞七澤,早以閎略走黠羌。
    天子神圣熟姓字,臨遣亟自尚書郎。

    * 關于漢中的詩詞 描寫漢中的詩詞 帶有漢中的詩詞 包含漢中的古詩詞(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