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求闕的詩詞(235首)

    181 《元樞陳叔達挽詞二首》 宋·周必大

    淡墨名何早,洪鈞轉稍遲。
    藝文追伏鄭,德業望皋夔。
    寔是常求是,多聞更闕疑。
    斯民先覺者,人代舍公誰。

    182 《送喻宮教良能出粹會稽》 宋·周必大

    拾遺羈旅鑒湖秋,太史崎嶇禹穴游。
    只駕貳車良自足,更營三釜復何求。
    千山遍踏詩才冨,萬壑臨觀史筆遒。
    稍待政成歸魏闕,便從麟閣上螭頭。

    183 《山中吟》 宋·洪咨夔

    蕊珠閑居兮作七言,琴心三疊兮舞胎仙。
    呼汲日月下上云煙兮,回紫抱黃入丹田。
    一面宗泥丸,六府主丹元。
    五蕤應兩扉,九微徹三關。

    184 《筆架山》 宋·白玉蟾

    吾是瑤臺翰墨仙,操觚弄槧玉皇前。
    翻云為墨海為硯,一片寒空如雪箋。
    兔豪象管用不得,倒蘸昆侖醉鉤畫。
    當年染罷八角芒,金闕上章求放逸。

    185 《草亭偶書》 宋·白玉蟾

    賦罷清都白玉樓,不知何事復閻浮。
    琴彈十二欄桿月,酒洗三千世界秋。
    絳闕瑤臺知有路,空青水碧若為求。
    紫皇早晚憐孤憤,背土凌虛上去休。

    186 《梁大壯大觀舞歌 大壯舞歌》 南北朝·沈約

    高高在上。
    實愛斯人。
    眷求圣德。
    大拯彝倫。

    187 《郊居與八弟無斁讀書》 宋·晁補之

    坐狂得世捐,作官故不了。
    十年未弛負,半世不黔灶。
    居然顏玉雪,及是鬢蓬葆。
    碧山已焚魚,白水初種稻。

    188 《次子瞻夜字韻作中秋對月二篇一以贈王郎二以》 宋·蘇轍

    平明坐曹黃昏歸,終歲得閑惟有夜。
    已邀明月出墻東,更遣清風掃庭下。
    城上青鬟四山合,門前白練長江瀉。
    誰家高會吹參差,鄰婦悲歌舂罷亞。

    189 《次遠韻》 宋·蘇轍

    萬里謫南荒,三子從一幼。
    謬追春秋余,賴爾牛馬走。
    憂病多所忘,問學非復舊。
    借書里諸生,疑事誰當叩。

    190 《次韻子瞻游羅浮山》 宋·蘇轍

    客迷墮澗逢玉京,云行夭喬風號鳴。
    暗中過盡石髓滑,驚喜觀闕朝霞明。
    東坡南去類此客,擠者力盡非求生。
    偶然瀕海少氛氣,復有福地容躬耕。

    191 《漢武》 宋·楊億

    蓬萊銀闕浪漫漫,弱水回風欲到難。
    光照竹宮勞夜拜,露漙金掌費朝餐。
    力通青海求龍種,死諱文成食馬肝。
    待詔先生齒編貝,那教索米向長安。

    192 《李殿丞知廣濟軍》 宋·楊億

    鉤盾從來司六尚,上林尋見惣三官。
    頒條忽去憑熊軾,賜對還曾近露盤。
    民瘼乍求應有術,天倫少別不成歡。
    陶朱舊邑無多遠,魏闕歸心且自寬。

    193 《雨后告春亭飯客亭下荷花皆為釀家入曲久雨頹》 宋·朱翌

    半夜檐聲挾北風,平明賀雨走諸翁。
    山人起向水亭坐,野膳不求行帳豐。
    曲蘗有得蓮不死,藩籬無闕竹成功。
    閑中自有閑生理,促辦牛衣戴此公。

    194 《金處士歌》 元·楊維楨

    蘇州古隱君,實始虞仲,隱居放言,中乎清與權。
    次曰澹臺氏,言不枝,行不徑,未嘗匐走諸侯前。
    五噫之夫,將其匹聯。
    耕織為業,不廢誦與弦。

    195 《艷歌行》 明·劉基

    亭亭松柏樹,結根幽澗隈。
    高標拂云日,直干排風雷。
    曾經匠石顧,謂是梁棟材。
    明堂未構架,厚地深栽培。

    196 《送孔先生還山》 宋·韓維

    先生樂道者,于世澹無欲。
    高風自絕人,正行不違俗。
    朅來城闕游,不受麈事觸。
    目久望林壑,駕言反幽筑。

    197 《奉同鄰幾對》 宋·韓維

    時律迎陽近,天云帶雪低。
    欲飛含氣象,忽散失端倪。
    絳闕明先曙,清衢凍不泥。
    休祥占歲序,佳氣動烝黎。

    198 《寄獻王中丞》 宋·強至

    近侍才俱杰,明公望獨尊。
    紀綱新獻府,德業舊王門。
    禮樂陪朱邸,文章落紫垣。
    訓辭含鼓動,氣概獨飛騫。

    199 《次韻林郎中龔宗簿》 宋·陳造

    散人擁書茅屋底,只合下澤居鄉里。
    浪指青冥期策足,端復滄浪規洗耳。
    林侯坐分韓席半,龔侯天才寧羽慣。
    瓢酌天漿泰紫傍,峨峨貝闕連蜚觀。

    200 《再次韻寄林郎中》 宋·陳造

    林侯理窟元無底,如拜宣尼親闕里。
    經笥沈醇文筆古,俯視時流皆日耳。
    我生憂虞占多半,鱉跛蠖屈今已慣。
    林侯尚抗他庾塵,盍明嘗作不二觀。

    * 關于求闕的詩詞 描寫求闕的詩詞 帶有求闕的詩詞 包含求闕的古詩詞(2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