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求通的詩詞(658首)
42
《和黃倅祈求有應》 宋·胡寅
海山和氣四時連,太守賓僚自十仙。
明恕而行非茍爾,感通之效固昭然。
萌心甘澤云從地,舉意晴蜴日麗天。
可但南冠瓶有粟,家家酣詠太平年。
43
《次韻張通甫見貽》 宋·李流謙
插架茫茫紛四部,莫向離騷泥蘅杜。
文章何處如有神,心手相隨鷹搦兔。
長卿醉死文君壚,渠輩但可折簡呼。
淺慚入俚深入僻,纖麗惡淫寒則枯。
44
《代求子紹上魏邸壽詩》 宋·樓鑰
皇家基業天與隆,金枝玉葉槃石宗。
我皇圣德摩蒼穹,朱邸森列慶所鐘。
仲氏吹箎何雝雝,云夢八九羅心胸。
群經讀遍巾箱中,筆端豪氣舒長虹。
47
《黃成之求虛舟詩》 宋·魏了翁
黃君求我古誠州,求之不得還西游。
所求易予胡不予,渠家自弄莊生舟。
莊生傳之賈太傅,便將死生同浮休。
我家舟子與渠別,中孚之象剛包柔。
49
《贈鄭通庵》 宋·李曾伯
與子前言戲,駕人昨夢然。
辦心求學道,絕口戒談天。
適我煙霞外,任渠牛斗邊。
明年茅屋下,共玩養生篇。
52
《通甫弟歸里詩》 宋·仇遠
霜重江水縮,艤舟江之湄。
子今戒行色,予亦數歸期。
已迫葵丘戍,何求買山資。
酌別苦無酒,秉粟供妻兒。
53
《滿庭芳 戰公求問》 元·王哲
逸志清虛,放心坦蕩,莫令煩冗縈牽。
修身養性,隨分樂因緣。
便是崇真奉道,甲丹內、長*靈煙。
通閑趣,恬應得味,定許處長年。
54
《小重山 道友求問》 元·王哲
養性休教起怒嗔。
外身須認正,里頭真。
日施方便做慈因。
清涼至,只在氣精神。
財色莫相親。
自然通大道,覺申申。
金丹結就出迷津。
登云路,玉洞看長春。
56
《清心鏡 楊待韶求問》 元·馬鈺
楊待韶,塑得好。
弄泥弄水,何曾養浩。
休廝*、休乞詩詞,好留心向道。
細研窮,得尋討。
凈里清中,自通玄奧。
氣神精、無漏丹成,跨云
58
《挽許通判二首》 宋·劉宰
妙年故府接英游,盍上周行展壯猷。
再命去天仍不遠,此心于世澹無求。
奏功僅許臨巖色,投老才能貳大州。
總為當時人物惜,于公行止一虛舟。
60
《呈章通判》 宋·陳宓
蚤歲曾從諸老游,溫恭儒雅更風流。
閩中善政皆堪紀,身外虛名底用求。
滿榼載春行樂處,長途未暑候如秋。
經年每恨過從少,況是難為兩月留。
* 關于求通的詩詞 描寫求通的詩詞 帶有求通的詩詞 包含求通的古詩詞(6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