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求披的詩詞(217首)

    201 《和丹陽徐文度令君》 宋·劉宰

    微生嘆數奇,衰疾久見面。
    遙聞鄉大夫,今日潘懷縣。
    列宿羅胸中,可但書萬卷。
    撫宇究衷曲,誅求無俗見。

    202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圖歌》 明·李東陽

    何人醉寫云山圖,浮云澒洞山模糊。
    空明射地日漏影,稍覺樹林開扶疏。
    平原蒼莽不知處,忽有細路通榛蕪。
    茅堂枕山半閣水,卷幔正對前峰孤。

    203 《夜思》 宋·方回

    讀書不見理,作詩欲求名。
    定非百世士,茍且誑此生。
    蹇予脫萬死,老氣空崢嶸。
    莫年識見進,深夜精神清。
    一燈何可暗,鼠輩將肆行。
    不惜三披衣,續膏挑復明。

    204 《寄曇晦二首》 宋·李處權

    道無南北本同流,遠赴叢林非所求。
    到底此生俱擾擾,從前何事不悠悠。
    撞鐘擊鼓千人飯,戴角披毛萬劫休。
    蚤晚相從巖下寺,對床清話雨颼颼。

    205 《月夜鼓琴》 宋·李處權

    清風泛寒露,夜久氣轉涼。
    恍然幽夢覺,明月及我床。
    披衣起獨坐,愛此數尺光。
    興來御桐君,正始其可忘。

    206 《解湯延祖字》 宋·李覯

    仲尼作經授曾子,明稽至孝之終始。
    始於事親終立身,以是揚名於后世。
    大雅有言念爾祖,述脩其德乃為美。
    圣訓昭昭十八章,寫之琬琰千馀歲。

    207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貧則身常披樓褐,教化眾生求解脫。
    眾生愈把采縱纏,見我如斯嗔咄咄。

    208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209 《造塔示眾》 宋·釋印肅

    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己肯時無不成。
    如今寶塔所將圓,諸人盡發一輪心。
    氣急殺人因悟道,靈山會上沒閑人。
    大小不拘皆拽石,高低齊轉普庵經。

    210 《行住坐臥三十二頌》 宋·釋印肅

    摩尼無價汝當收,金玉浮財誓莫求。
    戴角披毛從此入,百千萬劫作驢牛。

    211 《觀山水圖留休禪者》 宋·釋智愚

    近遠何多趣,難將尺寸求。
    向來披岳頂,今已偏神州。
    水肅蒼林晚,寒生玉井秋。
    圓蒲冷相對,時與話峰頭。

    212 《寄眠云處士》 宋·宋無

    聞說華陽洞,人間第八天。
    茅君旌屢降,弘景駕常延。
    地吐黃金氣,潭流碧玉泉。
    神丹光夜發,朱草葉春妍。

    213 《與蒙城知縣陳著作同賦吐綬鳥》 宋·蘇頌

    羽毛之美其類眾,雉曰吐綬世尤重。
    靈姿異稟來何方,有客攜持自咸雍。
    朱籠馴習繡墩調,珍貴不與常禽共。
    庭前愛玩不能已,欲買未有千金俸。

    214 《卜居漫賦》 宋·蘇籀

    肄習素未豐,摸索強剸裁。
    銖黍概聞見,諄吃奚述哉。
    三捷黜疏慵,湛潛散郎偕。
    望道幾何高,人事寧免乖。

    215 《代徐思遠謝張季萬》 宋·王洋

    淳風嘆遼遠,友道傷澆漓。
    交情比一線,斷續同軒縻。
    仁惇既難事,義重亦不支。
    寒谷少溫律,衡門自寒扉。

    216 《次蘭皋吳堂長曉起》 宋·楊公遠

    曉起披衣不奈寒,搔頭自愧轉疎頑。
    吟情冷淡梅花外,畫思微茫煙雨間。
    有興何妨終日醉,無求贏得此生閒。
    要知人事循環理,歲月推移去復還。

    217 《廣信試院追和東坡催試官考校韻》 宋·喻良能

    深院鎖涼秋,西風坐間好。
    幾凈窗明塵不飛,似躡紅云至三島。
    數枝淡淡桂新香,千帶垂垂柳初老。
    此邦天下秀,多士鄒魯無。

    * 關于求披的詩詞 描寫求披的詩詞 帶有求披的詩詞 包含求披的古詩詞(2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