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水苔的詩詞(1384首)

    941 《秋娘詩并序》 唐·杜牧

    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為李锜妾。
    后锜叛滅,籍之入宮,有寵于景陵。

    942 《春日》 宋·王安石

    柴門照水見青苔,春繞花枝漫漫開。
    路遠游人行不到,日長啼鳥去還來。

    943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宋·王安石

    誰謂九華遠,吾身未嘗檐。
    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
    憶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
    光潔寫一鏡,回環兩堤奩。

    944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 宋·王安石

    茆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945 《金陵即事三首》 宋·王安石

    水際柴門一半開,小橋分路入青苔。
    背人照影無窮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946 《山居雜言》 宋·王安石

    法和衣缽過南華,正葉傳師萃一花。
    勝地霧迷淮水石,望星人指楚天涯。
    數千松倚西山老,七百僧悲去路賒。
    一片蒼苔涅盤石,至今繚遶白云遮。

    947 《池上看金沙花數枝過酴醾架盛開二首》 宋·王安石

    午陰寬占一方苔,映水前年坐看栽。
    紅蕊似嫌塵染污,青條飛上別枝開。

    948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 宋·王安石

    皖城終歲靜如山,府掾應從到日閑。
    一水碧羅裁繚繞,萬峰蒼玉刻孱顏。
    舊游筆墨苔今老,浪走塵沙鬢已斑。
    攬轡羨君橋北路,春風枝上鳥關關。

    949 《縣舍西亭二首》 宋·王安石

    山根移竹水邊栽,已見新篁破嫩苔。
    可惜主人官便滿,無因長向此徘徊。

    950 《龍泉寺石井二首》 宋·王安石

    人傳湫水未嘗枯,滿底蒼苔亂發粗。
    四海旱多霖雨少,此中端有臥龍無。

    951 《竹窗》 宋·王安石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供水際門。
    只我近知墻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952 《籌思亭》 宋·王安石

    昔人何計亦何思,許國憂民適此時。
    寓興中園為遠趣,托名華榜有新詩。
    數株碧柳蒼苔地,一丈紅蕖淥水池。
    坐聽楚謠知歲美,想銜杯酒問花期。

    953 《經七里灘①》 唐·孟浩然

    余奉垂堂誡,千金非所輕。

    為多山水樂,頻作泛舟行。
    五岳追尚子,三湘吊屈平。

    954 《舂陵山中作寫寄孔海翁》 宋·戴復古

    昨日分攜后,回頭望竹關。
    相親唯白水,所見但青山。
    云近人家遠,苔生石徑斑。
    聞鐘知有寺,又在渺茫間。

    955 《喜梅雨既晴》 宋·戴復古

    屋角鳴禽弄好音,樓頭夏木綠陰陰。
    鑷空白發愁根在,熟盡黃梅雨意深。
    苔榻有泥妨客坐,稻田足水慰農心。
    老夫已作豐年想,鼓腹思為擊壤吟。

    956 《寄題潭帥王樞使佚老堂》 宋·范成大

    孺子滄浪濯纓處,千載新堂來卜鄰。
    潦收無波徹底靜,東湖之水堂中人。
    蒙陽花譜勝洛下,竹西藥闌來海瀕。
    新篁綠沉桂丹渥,岳立奇石蒼苔皴。

    957 《重游南岳》 宋·范成大

    舍舟得馬如馭氣,步入青松三十里。
    我從蠻嶺瘴煙來,不怕雨云進岳趾。
    憶昔南征款廟庭,往來無恙神所祉。
    當時已有歸田愿,帝臨此習如白水。

    958 《賀樂丈先生南郭新居》 宋·范成大

    新堂燕雀喜,竹籬掛藤蘿。
    崩奔風濤里,得此巢龜荷。
    西山效爽氣,南浦供清波。
    會心不在遠,容膝何須多。

    959 《黃牛峽》 宋·范成大

    朝離悲秋宅,午榜疊石磯。
    小留黃牛廟,細讀石馬詩。
    黃牛隱見蒼山里,石馬至今猶馘耳。
    當年夢境識仙翁,馬為迎門神為起。
    物生不朽系所逢,歐詞蘇筆蒼苔封。
    山高水長翁之風,石馬亦與翁無窮。

    960 《小峨眉》 宋·范成大

    三峨參橫大峨高,奔崖側勢倚半霄。
    龍跧虎臥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朝。
    禹從岷嶓過其下,奠山著藉稱雄豪。
    告成歸來兩階舞,泗濱錫貢備九韶。

    * 關于水苔的詩詞 描寫水苔的詩詞 帶有水苔的詩詞 包含水苔的古詩詞(13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