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腳的詩詞(717首)
221
《次韻 其二》 元·王冕
野人住處無車馬,門外蓬蒿抵樹高。
石腳云生三伏雨,屋頭松撼五更濤。
田園入畫真堪笑,薪水供廚只自勞。
匣底豪曹苔欲滿,夜來忽作老龍號。
222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223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224
《代擬無題七首》 當代·錢鐘書
愁喉欲斮仍無著,春腳忘疲又卻回。
流水東西思不已,逝波晝夜老相催。
夢魂長逐漫漫絮,身骨終拚寸寸灰。
底事司勛甘刻意,此心忍死最堪哀。
226
《題龍隱巖》 宋·方信孺
雨腳初收魚尾霞,滿溪流水半溪花。
尋源曾識武陵洞,泛宅如浮苕水家。
但得嵌空元有路,何如峭絕不容車。
道人辛苦經云水,成塔從來是劫沙。
228
《臨江仙 游圓明園》 現代·顧隨
眼看重陽又過,難教風日晴和。
晚蟬聲咽抱涼柯。
長天飛雁去,人世奈秋何。
落落眼中吾土,漫漫腳下荒坡。
登臨還見舊山河。
秋高溪水瘦,人少夕陽多。
229
《山居》 明·憨山大師
舊游恍忽是前生,每憶行藏暗著驚。
此日青山當日夢,今時白社舊時盟。
酬機但用無星秤,娛老唯留折腳鐺。
若問西來端的意,曹溪一派水盈盈。
230
《梅花》 宋·洪邁
山深春未動,沙淺水欲冰。
玉梅於此時,靚妝略無朋。
露蕊欲的皪,月枝持鬅鬙。
儼如江漢女,可愛不可陵。
231
《沈叔子解番刀為贈二首》 明·徐渭
沈子報仇塞外行,一詫便得千黃金。
買馬買鞍意不愜,更買五尺番家鐵。
鏤金小字半欲滅,付與碧眼譯不出。
細瓦廠中多狐貍,京師夜行不敢西。
232
《龍多仙》 宋·劉望之
金船載山知有無,大千浮空佛所書。
何人夜繼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
白虹發晴涪水現,翠鳳下曉巴山趨。
亮哉何邦實有此,但恐□舞皆凡姝。
233
《泛湖晚歸》 宋·趙企
日腳掩西山,四面煙光起。
片月落湖心,照破琉璃髓。
水面天光闊,孤煙暝不收。
休瞻一鉤月,掛起旅人愁。
234
《歸崑山省親別太學同舍》 宋·郭章
菽水年來屬未涯,羞騎款段出京華。
漲塵面旋風頭緊,綺照支離日腳斜。
掠過短莎驚脫兔,踏翻紅葉鬧歸鴉。
不堪回首孤云外,望斷淮山始是家。
235
《山居二首寄朝中故舊》 宋·謝直
苒苒年華漸向西,可能回腳下涂泥。
靜收營慮遠書卷,少有工夫入菜畦。
潔甚水蒲邊白鳥,翩然風柳下黃鸝。
猶嫌宿處聞雞犬,更待移深過虎蹊。
236
《卓錫泉》 宋·留元崇
尋仙得招提,借我此歇腳。
瓜棗未暇求,杯水得甘酌。
境空風泉高,夜永云臥薄。
明當約麻姑,石橋騎白鶴。
237
《汝南灣》 宋·馬光祖
當時只號汝南灣,后有三人住此間。
自謂逸民須隱約,并稱賢士想高閑。
只緣水味都殊異,且欲鄰居數往還。
好事有時相就飲,不妨鐺腳對青山。
238
《和崔丞勸農》 宋·蕭泰來
昨宵雨過水平平,自不歸耕卻勸耕。
犢臥草根黃蘊藉,鷺飛山腳白分明。
瀹茶僻寺同僧話,送酒芳園見主情。
父老歡呼官長醉,歸鞭止信馬蹄行。
239
《踏莎行·蔥草身才》 宋·申二官人
蔥草身才、燈心腳手。
閑時與蝶花間走。
有時跌倒屋檐頭,蜘蛛網里翻筋斗。
水馬馳來,藕絲纏就。
鵝毛般上三杯酒。
等閑試把秤兒秤,平盤分上何曾有。
240
《春草池綠波亭》 未知·袁華
為愛玉山好,放舟玉山去。
綠波亭邊春入池,況據玉山最佳處。
時當二月春正美,曲塵搖波草如綺。
雨驚殘夢未鳴蛙,風漾飛花見游鯉。
* 關于水腳的詩詞 描寫水腳的詩詞 帶有水腳的詩詞 包含水腳的古詩詞(7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