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水緣的詩詞(1513首)

    461 《險竿行》 唐·柳曾

    山險驚摧輈,水險能覆舟。
    奈何平地不肯立,走上百尺高竿頭。
    我不知爾是人耶復猱耶,

    462 《風光草際浮》 唐·陳璀

    春風泛搖草,旭日遍神州。
    已向花間積,還來葉上浮。
    曉光緣圃麗,芳氣滿街流。
    澹蕩依朱萼,飖飏帶玉溝。
    向空看轉媚,臨水見彌幽。
    況被崇蘭色,王孫正可游。

    寫人悼亡

    463 《秋霖即事聯句三十韻》 唐·白居易

    蕭索窮秋月,蒼茫苦雨天。
    泄云生棟上,行潦入庭前。
    ——白居易
    苔色侵三徑,波聲想五弦。

    464 《講古文聯句》 唐·皎然

    帝出于震,文明始敷。
    ——潘述
    山岳降氣,龜龍負圖。
    ——裴濟

    465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唐·花蕊夫人

    五云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閑。
    三十六宮連內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會真廣殿約宮墻,樓閣相扶倚太陽。
    凈甃玉階橫水岸,御爐香氣撲龍床。

    466 《啰唝曲六首》 唐·劉采春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
    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
    自無枝葉分,莫恐太陽偏。

    467 《十離詩·珠離掌》 唐·薛濤

    皎潔圓明內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宮。
    只緣一點玷相穢,不得終宵在掌中。

    唐詩三百首悼亡

    468 《詩》 唐·拾得

    諸佛留藏經,只為人難化。
    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構架。
    造業大如山,豈解懷憂怕。
    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469 《秋日游東山寺尋殊曇二法師》 唐·慧宣

    木落樹蕭槮,水清流寂。
    屬此悲哉氣,復茲羈旅戚。
    奚用寫煩憂,山泉恣游歷。
    萬丈窺深澗,千尋仰絕壁。

    470 《送道虔上人游方》 唐·靈澈

    律儀通外學,詩思入玄關。
    煙景隨緣到,風姿與道閑。
    貫花留凈室,咒水度空山。
    誰識浮云意,悠悠天地間。

    471 《送無著禪師歸新羅》 唐·法照

    萬里歸鄉路,隨緣不算程。
    尋山百衲弊,過海一杯輕。
    夜宿依云色,晨齋就水聲。
    何年持貝葉,卻到漢家城。

    472 《送道虔上人游方》 唐·靈澈

    律儀通外學,詩思入玄關。
    煙景隨緣到,風姿與道閑。
    貫花留凈室,咒水度空山。
    誰識浮云意,悠悠天地間。

    473 《送無著禪師歸新羅》 唐·法照

    萬里歸鄉路,隨緣不算程。
    尋山百衲弊,過海一杯輕。
    夜宿依云色,晨齋就水聲。
    何年持貝葉,卻到漢家城。

    474 《答黎士曹黎生前適越后之楚》 唐·皎然

    楚木紛如麻,高松自孤直。
    愿得苦寒枝,與君比顏色。
    故鄉眇天末,羈旅滄江隅。
    委質在忠信,苦心無變渝。

    475 《宿吳匡山破寺》 唐·皎然

    雙峰百戰后,真界滿塵埃。
    蔓草緣空壁,悲風起故臺。
    野花寒更發,山月暝還來。
    何事池中水,東流獨不回。

    476 《白云上人精舍尋杼山禪師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 唐·皎然

    望遠涉寒水,懷人在幽境。
    為高皎皎姿,及愛蒼蒼嶺。
    果見棲禪子,潺湲灌真頂。
    積疑一念破,澄息萬緣靜。

    477 《赤松(一作赤松澗)》 唐·皎然

    緣岸蒙籠出見天,晴沙瀝瀝水濺濺。
    何處羽人長洗藥,殘花無數逐流泉。

    478 《赤松(一作赤松澗)》 唐·皎然

    緣岸蒙籠出見天,晴沙瀝瀝水濺濺。
    何處羽人長洗藥,殘花無數逐流泉。

    479 《送僧入馬頭山》 唐·貫休

    馬頭寶峰,秀塞寒空。
    有叟有叟,真隱其中。
    無味醍醐,亦非般若。

    480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唐·貫休

    楚國茱萸月,吳吟梨栗船。
    遠游無定所,高臥是何年。
    浪卷紛紛葉,檣沖澹澹煙。
    去心還自喜,廬岳倚青天。

    * 關于水緣的詩詞 描寫水緣的詩詞 帶有水緣的詩詞 包含水緣的古詩詞(151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