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水生苔的詩詞(452首)

    21 《水調歌頭(富覽亭永嘉作)》 宋·姜夔

    日落愛山紫,沙漲省潮回。
    平生夢猶不到,一葉眇西來。
    欲訊桑田成海,人世了無知者,魚鳥兩相推。
    天外玉笙杳,子晉只空臺。

    22 《水龍吟(丁巳生日)》 宋·劉克莊

    不須更問旁人,勸君自拂青銅照。
    幅巾短褐,有些野逸,有些村拗。
    兩度呼來,也曾批敕,也曾還詔。
    笑先生此手,今堪何用,苔磯上、堪垂釣。

    23 《沁園春(和宋知縣致苔梅)》 宋·方岳

    有美人兮,鐵石心腸,寄春一枝。
    喜蘚生龍甲,那因雪瘦,月橫鶴膝,不受寒欺。
    云臥空山,夢回孤驛,生怕渠嗔未敢詩。
    江頭路,問銷魂幾許,索笑何時。

    24 《沁園春(和宋知縣致苔梅)》 宋·方岳

    有美人兮,鐵石心腸,寄春一枝。
    喜蘚生龍甲,那因雪瘦,月橫鶴膝,不受寒欺。
    云臥空山,夢回孤驛,生怕渠嗔未敢詩。
    江頭路,問銷魂幾許,索笑何時。

    25 《水調歌(送敬則赴袁州教官)》 宋·林正大

    人笑杜陵客,短褐鬢如絲。
    得錢沽酒,時赴鄭老同襟期。
    清夜沉沉春酌,歌語燈前細雨,相覓不相疑。
    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

    生活回憶

    26 《括水調歌》 宋·林正大

    華裾織翡翠,金轡鬧瓏E8AE。
    寶蹄輕穩,香塵滿地驟隆隆。
    云是東京才子,名擅文章鉅伯,一世獨推雄。
    高蓋擁賓從,下馬氣如虹。

    27 《二郎神·平生興》 元·長筌子

    平生興,有萬頃云山野景。
    竹疃梅村蓬戶悄,這幽閑、世間難勝。
    一曲無弦喧宇宙,對沉水、石爐絕聽。
    向林下棲遲,養就懶散,煙霞情性。

    28 《水村即事示諸從子》 清·錢秉鐙

    近水山都小,穿湖路盡通。
    帆低歸浦雨,傘敵到家風。
    門繡蒼苔澀,堤號老樹空。
    全家生活計,都在淼茫中。

    29 《游圣水興慈寺》 宋·蔡逸

    二月春事半,縣花無數開。
    江頭連騎行,江霧紹紅埃。
    下馬坐清蔭,觀魚大江隈。
    行行歷山寺,金碧森樓臺。

    30 《涼夜書懷》 明·李瑋

    萬里瑤天界白河,夜深清景坐來多。
    水云寬窄疑樓望,蓮葉東西空棹歌。
    暗閣生苔懷曲宴,畫屏留月冷秋羅。
    人生聚散原如夢,莫把傷心恨綠波。

    31 《錢舜舉金碧山水圖》 明·周玄

    風土鄰巴國,山河枕蜀城。
    層流九折轉,積石七盤橫。
    樹影分螢檻,崖光護鳥楹。
    絳云全抹曙,紫磴半牽晴。

    32 《賀樂丈先生南郭新居》 宋·范成大

    新堂燕雀喜,竹籬掛藤蘿。
    崩奔風濤里,得此巢龜荷。
    西山效爽氣,南浦供清波。
    會心不在遠,容膝何須多。

    33 《山水圖》 元·王冕

    一望東南竟海涯,仙人何處飯胡麻?樹陰靄靄欲生雨,山色重重似削瓜。
    玄哺紫苔封藥草,白云流水隔桃花。
    天臺司馬君休問,絕勝終南處士家。

    34 《漁塘十六韻(在朱陽縣石巖下,古老云:洛水》 唐·韋莊

    洛水分余脈,穿巖出石棱。
    碧經嵐氣重,清帶露華澄。
    瑩澈通三島,巖梧積萬層。
    巢由應共到,劉阮想同登。

    35 《水梔》 宋·李處權

    陰泉隱巖壑,長夏發幽植。
    深處但聞香,往往樵蘇得。
    幸不雜薪槱,論價亦何直。
    適從支郎舍,遠致居士室。

    36 《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 唐·王績

    旅泊多年歲,老去不知回。
    忽逢門前客,道發故鄉來。
    斂眉俱握手,破涕共銜杯。
    殷勤訪朋舊,屈曲問童孩。

    37 《題別遺愛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十亦嘗隱廬山白鹿洞)》 唐·王建

    曾住爐峰下,書堂對藥臺。
    斬新蘿徑合,依舊竹窗開。
    砌水親看決,池荷手自栽。
    五年方暫至,一宿又須回。
    縱未長歸得,猶勝不到來。
    君家白鹿洞,聞道亦生苔。

    38 《過駱山人野居小池(駱生棄官居此二十馀年)》 唐·白居易

    茅覆環堵亭,泉添方丈沼。
    紅芳照水荷,白頸觀魚鳥。
    拳石苔蒼翠,尺波煙杳渺。
    但問有意無,勿論池大小。

    39 《題別遺愛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亦廬山人,常隱白鹿洞)》 唐·白居易

    曾住爐峰下,書堂對藥臺。
    斬新蘿徑合,依舊竹窗開。
    砌水親開決,池荷手自栽。
    五年方暫至,一宿又須回。
    縱未長歸得,猶勝不到來。
    君家白鹿洞,聞道亦生苔。

    40 《游陸先生故巖居》 唐·楊衡

    獨壑臨萬嶂,蒼苔絕行跡。
    仰窺猿掛樹,俯對鶴巢石。
    上有一巖屋,相傳靈人宅。
    深林無陽暉,幽水轉鮮碧。
    拾薪遇遺鼎,探穴得古籍。
    結念候云興,燒香坐終夕。

    唐詩三百首懷人

    * 關于水生苔的詩詞 描寫水生苔的詩詞 帶有水生苔的詩詞 包含水生苔的古詩詞(4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