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水生木的詩詞(1220首)

    561 《送張沙河游齊魯諸邦》 宋·黃庭堅

    張侯去沙河,三食鄴下麥。
    筆力望晁董,頗遺俗眼白。
    平生學經綸,胸中負奇畫。
    未論功活人,飽飯不常得。

    562 《走答明略適堯民來相約奉謁故篇未及之》 宋·黃庭堅

    君不見生不愿為牛後,寧為雞口。
    吾聞向來得道人,終古不忒如維斗。
    希價咸陽諸少年,可推令往挽令還。
    俗學風波能自拔,我識廖侯眉宇間。

    563 《三和》 宋·劉克莊

    花籃果擔更噭呼,巾{左巾右篝去竹}絢爛車騎都。
    民多逐末少重本,神豈護短仍憑愚。
    厥初捧楬土與木,繼以刀割俄香涂。
    垂旒絕類河求弁,照乘得匪龍獻珠。

    564 《八詠詩 霜來悲落桐》 南北朝·沈約

    悲落桐。
    落桐早霜露。
    燕至葉未抽。
    鴻來枝已素。

    565 《漁父曲》 宋·李新

    黃蓑老翁守釣車,賣魚得錢還酒家。
    醉中乘潮過別浦,睡起不知船在沙。
    籬根半落春江水,稚子蓬頭采洲芷。
    莼絲芹甲滿筠籠,日暮豀橋得紅米。

    566 《學山野燒異常登高泮宮如在火池中間泮師率諸》 宋·鄭剛中

    傳道官頗清,防患計微拙。
    學宮墻外草,十里望不絕。
    芟除失豫備,滋蔓久盤結。
    野燒因風起,四垣具烈烈,

    567 《陳彥博擢第后歸拜先墓作此送之》 宋·李流謙

    霜風著林不停吹,天涯有客衣征衣。
    問客今歸有何得,一株老桂和根移。
    讀書作文四十載,浪走不啻萍在池。
    束書隨身乃封戶,睥睨一甑蒙蛛絲。

    568 《送王總卿》 宋·李流謙

    北風號霜脫群木,送客東門車萬軸。
    城中人家作兒啼,若為四角生華轂。
    公今未上九天上,身雖去此猶在蜀。
    邊頭張頤萬虎兕,一食不飽吼振谷。

    569 《壽制使董侍郎》 宋·程公許

    秋云陰陰壓邊城,秋風颯颯飛邊塵。
    淮堧夕烽連峴首,往來羽檄無時停。
    那籌樓上一長嘯,環六十郡皆陽春。
    老翁哺兒夸說尹,連年我禽歌即盈。

    570 《題沈子和德沖畫龍》 宋·仇遠

    紅霞飛盡玄云同,深山大澤生春風。
    震雷一聲蟄戶啟,老龍夭矯生蒼穹。
    憶曾艤舟垂虹外,舟子傳呼黑龍掛。
    須臾急雨暗吳淞,昔見真龍今見畫。
    江南久旱草木空,湖水陡落如秋冬。
    蒼生望霓心颙颙,阿香喚起隆中龍。

    571 《同張季子游瑯邪》 宋·章甫

    枯藤久靠壁,雙腳殊蜷跼。
    日長無往還,午醉睡初熟。
    誰與來剝啄,一馬挾兩仆。
    翩翩張公子,得得訪茅屋。

    572 《前有一尊酒行》 宋·張镃

    霖雨半月今夕晴,風堂人稀燈燭明。
    涼蟲咽咽傍墻竹,聽久但促孤愁生。
    愁生欲伏誰驅遣,渾汗翠液玻瓈軟。
    五斗一石非所長,興來亦覺滄溟淺。

    573 《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 宋·方回

    我年三十四,鄂漢脫戰場。
    四月扁舟東,生汝于建康。
    九載鶴山門,靜翁還鵷行。
    實為舊主人,別意殊徊徨。

    574 《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宋·方回

    憶我幼時事,南歸自番禺。
    三邊已澒洞,內郡猶無虞。
    故居山城間,四面阛闠區。
    東西萬貨集,朝暮百賈趨。

    575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多時不說禪,口邊生白醭。
    大眾苦相煎,便登陸曲錄木。
    匪論五家宗,不引傳燈錄。
    才開兩片皮,業因招薄福。

    576 《有所思》 宋·于石

    君在南山南,水闊云漫漫。
    我在北山北,木落天地寬。
    所思不可見,孤峰碧巑屼。
    片云遙相望,脈脈一水間。

    577 《雜曲歌辭·古別離二首》 唐·李端

    水國葉黃時,洞庭霜落夜。
    行舟聞商估,宿在楓林下。
    此地送君還,茫茫似夢間。
    后期知幾日,前路轉多山。

    578 《雜曲歌辭·古曲五首》 唐·施肩吾

    可憐江北女,慣唱江南曲。
    搖蕩木蘭舟,雙鳧不成浴。
    郎為匕上香,妾為籠上灰。
    歸時雖暖熱,去罷生塵埃。

    寓言詠物憐憫

    579 《春臺引》 唐·陳子昂

    感陽春兮生碧草之油油。
    懷宇宙以傷遠,登高臺而寫憂。
    遲美人兮不見,恐青歲之遂遒。
    從畢公以酣飲,

    580 《同趙侍御乾湖作》 唐·張說

    江南湖水咽山川,春江溢入共湖連。
    氣色紛淪橫罩海,波濤鼓怒上漫天。
    鱗宗殼族嬉為府,弋叟罛師利焉聚。

    寫人

    * 關于水生木的詩詞 描寫水生木的詩詞 帶有水生木的詩詞 包含水生木的古詩詞(12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