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水漏的詩詞(769首)

    681 《正字南仲祭詩》 宋·周文璞

    昭陽作噩冬,愁云凝上蒼。
    我墮豀谷底,鹵莽聞公喪。
    哲人困中壽,頗謂告者狂。
    繼執邸吏符,躑蹢抽肝腸。

    682 《誦哀江南賦》 宋·周文璞

    高橋沙水涸,臺城蔓草纏。
    下有煩冤人,誦此危苦篇。
    我生楚臣后,身在江楓前。
    但見去魂遠,不見歸魂還。

    683 《送別周憲使》 宋·程公許

    春風浩蕩龍泓口,逢逢船鼓驚雷吼。
    皇華使者拜捧徽書,萬里習帆上南斗,岷發報上下十六城,后先持節知幾人。
    公來非爭赫赫名,止水何曾風浪生。

    684 《送憲使江寺簿赴召》 宋·程公許

    沃野三千里,春風十六城。
    顧憂寧易釋,遣送定非輕。
    憶昔光華賦,隨軒老稚迎。
    根株探吏蠹,疴癢察人情。

    685 《擬九頌·平舟》 宋·程公許

    滄海兮渺瀰,杳莫見兮津涯。
    愕風濤兮項洞,問靈皇兮何之。
    天蒼蒼兮天色,水混混相接。
    何人世間心兮過險,陡平陸兮震懾。

    686 《閒居六詠·夜坐》 宋·岳珂

    一窗涼浸月,四壁息聞雷。
    銅漏水仍滴,金爐香未灰。
    徘徊聽蛩遠,熠燿逐螢來。
    看劍挑燈久,譙城角引梅。

    687 《題推篷梅軸》 宋·李曾伯

    片玉漏春色,恍逢江路傍。
    中山費巧思,壽陽矜輕妝。
    精神盈一握,標格壓眾芳。
    彷佛水邊影,有無風前香。

    688 《過新灘作出峽行》 宋·李曾伯

    蜀道登天難,尤難泝流入。
    自峽上夔渝,江險灘節密。
    前年沖寒來,水落且石出。
    寄命竹一縷,寸挽退或尺。

    689 《湘南樓落成和林書記韻》 宋·李曾伯

    樂郊從昔推南州,今控西鄙猶心喉。
    碧墟境界富登覽,前賢故址存風流。
    斯樓枕江屹雉堞,俯瞰寒碧潛蟠虯。
    夕佳朝爽在幾席,岸巾拄笏供遨頭。

    690 《觀漁》 宋·方岳

    林光漏日煙霏濕,鸕鶿簇立春沙碧。
    湘竿擊水雪花飛,鸕鶿沒入春溪肥。
    銀刀撥刺爭三窟,烏兔追亡健于鶻。
    搜淵剔藪無噍類,余勇未厭心突兀。

    691 《南徐買舟將歸》 宋·衛宗武

    風雨連朝思黯然,山迷宿靄水迷煙。
    一年春事少閒日,半月客程逢漏天。
    喜涉鯨波返江國,便思鶴唳買河船。
    修途往復成何事,姑了余生未了緣。

    692 《和鄒希賢舟中遇風雨》 宋·姚勉

    湖干野泊不知更,水國荒寒愴旅情。
    一夜奔雷吁可怪,滿空寒雨注如傾。
    颶風翻海驅潮勢,戰鼓轟天震地聲。
    到曉定應三尺雪,短篷忽漏赤暾明。

    693 《春塘》 宋·陳允平

    春塘雨歇曙鶯啼,坊院深閑竹樹西。
    靜倚綠窗看漏水,野花開到白棠梨。

    694 《香奩體》 宋·陳允平

    小院薰風滿,閑庭白晝長。
    靖蜓楊柳岸,鸂鶒芰荷塘。
    云合朱檐卸,山高翠閣涼。
    蔓滋青薜荔,芽長紫良姜。

    695 《頤齋再作催梅詩次韻》 宋·胡仲弓

    但是南枝盡向陽,凝寒未許暗傳香。
    水邊疎影空浮月,嶺外孤根淺帶霜。
    北帝無因全漏泄,東君何事巧遮藏。
    好將羯鼓花前報,莫待狂風破麝囊。

    696 《久雨遣餉王新班》 宋·馬廷鸞

    舍南舍北水漫漫,乍霽仍陰暖復寒。
    石補色天原有漏,泥污后土不曾乾。
    龍蛇起陸生光怪,鸞鳳翀霄怯羽翰。
    聊復盤餐餉桑戶,可能藜杖過蘇端。

    697 《夜聞鄰笛》 宋·蒲壽宬

    幽夢初回漏未央,起聞鄰笛倍凄涼。
    不知何處石崖裂,忽送一聲江水長。
    短棹清風懷赤壁,斷垣斜月隱山陽。
    猶疑吹到梅花落,不見梅花空攪腸。

    698 《夜泊城下大風雨友人約明日游芝山》 宋·黎廷瑞

    沉沉春夜黑,寒客泊孤舟。
    天漏雨平下,風回水倒流。
    干戈吾道在,宇宙此生浮。
    明日還晴雨,芝山要一游。

    699 《久旱得雨連陰彌旬農者云復宜得數日晴作二龍》 宋·黎廷瑞

    赤龍推車出暘谷,欲將燭光燒卻珊瑚屋。
    黑龍奮怒起天池,欲倒海水浸卻扶桑枝。
    黔黎代為黑龍訴,帝命赤龍且回馭。
    已欣膏澤沃焦塵,復畏連陰起寒霧。

    700 《和樓恪齋自述》 宋·董嗣杲

    碧樹前林合,黃云百里迷。
    月高溪水定,風逆漏簽低。
    列宿來花邑,涼秋入菊畦。
    比閭回善譽,招得頌聲齊。

    * 關于水漏的詩詞 描寫水漏的詩詞 帶有水漏的詩詞 包含水漏的古詩詞(7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