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漏的詩詞(769首)
482
《和望曉》 唐·白居易
休吟稽山晚,聽詠秦城旦。
鳴雞初有聲,宿鳥猶未散。
丁丁漏向盡,冬冬鼓過半。
南山青沉沉,東方白漫漫。
483
《歇白塔鋪》 宋·蘇軾
甘山廬阜郁長望,林隙依稀?一作熹微?漏日光。
吳國晚蠶初斷葉,占城早稻欲移秧。
迢迢澗水隨人急,冉冉巖花撲馬香。
望眼盡従?一作窮?飛鳥遠,白云深處是吾鄉。
486
《王晉卿所藏著色山二首》 宋·蘇軾
縹緲營丘水墨仙,浮空出沒有無間。
邇來一變風流盡,誰見將軍著色山。
犖確何人似退之,意行無路欲従誰。
宿云解駁晨光漏,獨見山紅澗碧時。
488
《連雨江漲二首》 宋·蘇軾
越井岡頭云出山,牂牁江上水如天。
床床避漏幽人屋,浦浦移家蜑子船。
龍卷魚蝦并雨落,人隨雞犬上墻眠。
只應樓下平階水,長記先生過嶺年。
489
《舟中聽大人彈琴》 宋·蘇軾
彈琴江浦夜漏水,斂衽竊聽獨激昂。
風松瀑布已清絕,更愛玉佩聲瑯珰。
自従鄭衛亂雅樂,古器殘缺世已忘。
千家寥落獨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閱興亡。
492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宋·蘇軾
舊聞靖長官、賀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東封,有謁于道左者,其謁云晉水部員外郎賀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閱謁,見之,大驚,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詣闕進佛道像,直數千萬。
493
《感諷五首 其五》 唐·李賀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蟄蟄垂野厚。
岑中月歸來,蟾光掛空秀。
桂露對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涼梔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朽。
494
《湖中曲》 唐·李賀
長眉越沙采蘭若,桂葉水葒春漠漠。
橫船醉眠白晝閑,渡口梅風歌扇薄。
燕釵玉股照青渠,越王嬌郎小字書。
蜀紙封巾報云鬢,晚漏壺中水淋盡。
495
《賦得秋雨》 宋·晏殊
點滴行云覆苑墻,飄蕭微影度回塘。
秦聲未覺朱弦潤,楚夢先知韭葉涼。
野水有波增澹碧,霜林無韻濕疏黃。
螢稀燕寂高窗暮,正是西風玉漏長。
497
《葛溪驛》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來照秋床。
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
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498
《春寒》 宋·王安石
春風滿地月如霜,拂曉鍾聲到景陽。
花底裌衣朝宿衛,柳邊新火起嚴妝。
冰殘玉甃泉初動,水澀銅壺漏更長。
從此暄妍知幾日,便應鶗鴂損年芳。
* 關于水漏的詩詞 描寫水漏的詩詞 帶有水漏的詩詞 包含水漏的古詩詞(7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