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水溜的詩詞(290首)

    141 《丹青閣》 宋·王伯大

    杰閣岧峣估碧蒼,菊花時節此持觴。
    市聲一段隔秋水,橋影半空橫夕陽。
    挺挺霜筠排壑立,涓涓石溜引山長。
    人言絕頂多奇觀,安得閑身宿上方。

    142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143 《泛照湖游天章二首》 宋·吳奎

    愁霖不肯已,陰結彌二旬。
    吾游欲及時,秉燭出城門。
    泛泛一畫舫,密坐環親賓。
    爽氣忽侵袂,重云稍逡巡。

    144 《大滌洞天留題》 宋·徐初學

    化工欲使聚群靈,上下鑿開洞府深。
    云放碧峰藍掩映,溜回小澗云浮沉。
    至神莫測圓湫水,澤潤能成大旱霖。
    天下洞霄真第一,到茲寧不效蟲吟。

    145 《題漱玉軒》 宋·楊祖堯

    危石欲阽力自支,罅空引溜日夜垂。
    空階滴雨幽夢覺,孤蓬澎浪驚魂飛。
    直疑丹液必石骨,飲此合仙壽無期。
    又疑寵宮流潤澤,膏沐萬物皆含滋。

    146 《入天章道中》 宋·葉參

    帝俞荒址創毗耶,茂嶺煙篁占一涯。
    僧入定中觀水月,客來空際辯天花。
    宸章飛動凌奎彩,瀑溜清涼漲井華。
    不省永和年景趣。
    飫聞虛座演三車。

    147 《大滌洞天留題》 宋·趙觀復

    不作翠蛟詩,獨賦上池水。
    鑿開自淵源,鑒觀湛然止。
    豈惟白心事,且似明□底。
    松風生晚清,暑夜看晨起。

    148 《越州道中》 元·熊鉌

    野田秋溜正潺潺,新翠喬林繞舍環。
    淡日凝煙橫別浦,斜風吹雨過前山。
    柴扉初放牛羊出,漁艇方攜蟹蛤還。
    自笑平生愛游覽,天教長在水云間。

    149 《王彥舉聽雨軒》 明·黃哲

    輞川給事才且奇,自我相親童冠時。
    高談甚愛風雨夕,世上閑愁都不知。
    幾回共酌東軒里,正值蕭蕭滿人耳。
    當窗滌筆寫《黃庭》,涼聲散落鵝池水。

    150 《觀魚梁》 明·康海

    直西湋川水,水暖有魚游。
    僮仆值農隙,揭梁湋川頭。
    壓石作深溜,刺目避湔流。
    欲辭餌鉤急,反為曲薄留。
    愿為梁上死,不作餌中收。
    梁上死何惜,所畏餌中羞。

    151 《山居(二首)》 明·李鳴鶴

    石洞幽回處,深林下鹿群。
    溪喧前夜雨,鳥語半山云。
    樹暗聞嵐氣,巖明見溜文。
    藤花照潭水,風日共紛紛。
    ¤

    152 《送李順文》 明·李延興

    維齊古青州,其地山水秀。
    嘗遭國大侵,夾輔猶腋肘。
    宅土稱上腴,財賦等浙右。
    奇閫久乃隳,完城失封守。

    153 《元夕同雜賓里中觀放煙火》 明·劉繪

    銀漢低回度月華,瓊鉤寶柱綰燈紗。
    宛轉縈煙隨繡騎,徘徊照影逐香車。
    飛甍遙望如平樂,曲巷相逢似狹斜。
    百枝然火龍銜燭,七采絡纓鳳吐花。

    154 《杜東原酬意圖》 明·史鑒

    美哉延綠亭,水竹含清秀。
    中有鹿冠翁,枕書眠白晝。
    云卿通家子,翹思遠相候。
    執手問平安,呼童列觴豆。

    155 《春盡》 明·王廷陳

    春盡人將老,庭閑晷獨遲。
    絮飄兼鶴毳,花落罥蛛絲。
    石溜依琴瀉,云陰入戶移。
    幽懷偏水竹,晚步故臨池。

    156 《閑居》 明·徐賁

    謝事返丘壑,退耕理田園。
    茲心獲遂初,稍得酒中悁。
    振策升崇褵,揚舲溯長川。
    驚湍信汩汩,清溜自涓涓。

    157 《梧桐仕女圖為錢孟實題》 明·鄒亮

    蘭膏膩滑金釵溜,繡帶斜分軃香袖。
    鎖窗睡起思嬌慵,練裙六幅湘波皺。
    月轉虛檐風滿林,碧云迢遞銀河深。
    香塵不到襪羅冷,下階踏碎梧桐陰。

    158 《和鮮于子駿鄆州新堂月夜二首(前次韻,后不》 宋·蘇軾

    去歲游新堂,春風雪消后。
    池中半篙水,池上千尺柳。
    佳人如桃李,胡蝶入衫袖。
    山川今何許,疆野已分宿。

    159 《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宋·蘇軾

    散人出入無町畦,朝游湖北暮淮西。
    高安酒官雖未上,兩腳垂欲穿塵泥。
    與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攜。
    千搖萬兀到樊口,一箭放溜先鳧鹥。

    160 《新渠詩》 宋·蘇軾

    新渠之水,其來舒舒。
    溢流於野,至於通衢。
    渠成如神,民始不知。
    問誰為之?邦君趙侯。

    * 關于水溜的詩詞 描寫水溜的詩詞 帶有水溜的詩詞 包含水溜的古詩詞(2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