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水浸的詩詞(664首)

    81 《離亭燕》 宋·孫浩然

    一帶江山如畫。
    景物向秋瀟灑。
    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
    橘樹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天際客帆高掛。
    煙外酒旗低亞。
    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
    悵望倚層樓,紅日無言西下。

    82 《將行寒昭亭祠喜雨》 宋·梅堯臣

    未生潭上云,空望山中雨。
    湛湛陳桂樽,坎坎奏鼉鼓。
    蕭蕭靈風來,蹲蹲祝郎舞。
    莫言春作遲,但念寒灘阻。

    83 《楚江觀梅》 宋·朱松

    莫笑山翁老據鞍,探梅今夕到江干。
    半灘流水浸殘月,一夜清霜催曉寒。
    倚醉更教重秉燭,怕愁元自怯憑欄。
    誰知攜客芳華日。
    曾費纏頭錦百端。

    84 《浣溪沙》 宋·珍娘

    溪霧溪煙溪景新。
    溶溶春水浸春云。
    碧琉璃底靜無塵。
    風揚游絲隨蝶翅,雨飄飛絮濕鴛唇。
    桃花片片送殘春。

    85 《浪花》 宋·王宷

    一江秋水浸寒空,漁笛無端弄晚風。
    萬里波心誰折得?夕陽影里碎殘紅。

    86 《寒窗聽雪》 宋·陳宗道

    水浸樓臺月,山圍花柳春。
    宸居一望近,風景四時新。
    畫舫斷橋聚,清簫夾岸聞。
    游人歸去晚,車馬鬧紅塵。

    87 《許南山許真人故居》 宋·李稙

    穿云策杖岸烏紗,來訪南山羽客家。
    九轉既成丹灶冷,半池煙水浸桃花。

    88 《古詩四首呈劉行簡給事丈》 宋·龐謙孺

    人無百年期,乃為千歲根。
    蓄積為眾鶵,此意古所敦。
    憫余貧賤士,窘束未易論。
    今歲夏潦至,信宿水浸門。

    89 《中秋夜守讓南廳玩月》 宋·錢易

    秋氣元清切,明蟾千里心。
    金盤上河側,玉水浸樓陰。
    閨怨有消歇,客愁無淺深。
    關山今夜里,星斗共沉沉。

    90 《厭雨》 宋·趙處澹

    擬欲占晴待暮鴉,不禁愁思滿蒹葭。
    片云飛渡風和雨,斜日低穿水浸沙。
    薏苡石邊收釣笠,芙蓉籬外響蘆笳。
    最憐冉冉秋將半,未得先乘問月槎。

    91 《昭孝道院》 宋·趙菊莊

    云深戶不開,竹屋兩三間。
    水浸官渡,低墻出遠山。
    絕葷如鶴瘦,習懶慣童頑。
    我亦皈真者,來公半日閑。

    92 《小橋》 元·彭炳

    落花如雪馬蹄香,幾樹黃鸝欲斷腸。
    行到小橋春影碧,一溝晴水浸垂楊。

    93 《長相思·長相思》 元·郭玨

    長相思,相思者誰?自從送上馬,夜夜愁空幃。
    曉窺玉鏡雙蛾眉,怨君卻是憐君時。
    水浸秋藕花白,傷心落日鴛鴦飛。
    為君種取女蘿草,寒藤長過青松枝。

    94 《山城月夜自和東行集句韻》 明·陳循

    蟾光如水浸清秋,防塞將軍在戍樓。
    千里無塵烽火寂,夜深猶起看旄頭。

    95 《宮詞(七首)》 明·洪貫

    隔花女伴笑呼名,新試宮鞋月下行。
    倦劇歸來更漏永,一簾秋水浸桃笙。

    96 《宮詞(七首)》 明·洪貫

    淡服慵妝似出家,銀屏添水浸荷花。
    香銷日午經千遍,冰碗新嘗上賜瓜。

    97 《便面》 明·王弼

    竹里幽亭是我家,門前白水浸平沙。
    釣船順放中流下,袖手船頭看浪花。

    98 《過鹿門山》 明·薛瑄

    西來漢水浸山根,舟人云此是鹿門。
    峭壁蒼蒼石色古,曲徑杳杳藤蘿昏。
    亂峰幽谷不知數,底是龐公棲隱處。
    含情一笑江風清,雙櫓急搖下灘去。

    99 《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苦》 宋·蘇軾

    苦熱誠知處處皆,何當危坐學心齋。
    海螯要共詩人把,溪月行遭霧雨霾。
    鄉國飄零斷書信,弟兄流落隔江淮。
    便應筑室苕溪上,荷葉遮門水浸階。

    100 《道傍館》 宋·戴復古

    道傍誰氏館,□我坐開樽。
    翁嫗出迎客,兒童為掃門。
    好花生竹所,流水浸云根。
    儻遂卜隣約,為農老此村。

    * 關于水浸的詩詞 描寫水浸的詩詞 帶有水浸的詩詞 包含水浸的古詩詞(6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