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水泥的詩詞(1534首)

    21 《過摩訶池二首》 宋·宋祁

    十頃隋家舊鑿池,池平樹盡但回堤。
    清塵滿道君知否,半是當年濁水泥

    22 《南陽閘下》 元·王冕

    十月黃河道,舟行濁水泥
    今晨見清淺,不覺散凄迷。
    云轉山腰斷,天連野色低。
    可知茅屋近,忽聽一聲雞。

    23 《會稽婦》 宋·梅堯臣

    食藕莫問濁水泥,嫁婿莫問寒家兒。
    寒兒黧黑面無脂,驥子縱瘦骨骼奇。
    買臣貧賤妻生離,行歌負薪何媿之。
    高車來駕建朱旗,銅牙文弩擐犀皮。

    24 《苕溪僧妙詢于其所居凈域開小軒楚僧舉季若為》 宋·王铚

    一性本為明,返為群物迷。
    境凈皆徑山,心清即苕溪。
    啟扉迥臨湖,湖寬覺天低。
    花木春艷艷,松竹涼凄凄。

    25 《奔牛呂城過堰甚難》 宋·方回

    君不見奔牛呂城,南人北人千百舟。
    爭車奪纜塞堰道,但未殺人舂戈予。
    南人軍行欺百姓,北人官行氣尤盛。
    龍庭貴種西域賈,更敢與渠爭性命。

    26 《觀音贊》 宋·釋如凈

    頭上寶冠牛戴角,腳下蓮華馬踏蹄。
    通身瓔珞皮毛債,歷劫風流輥水泥

    27 《南橋》 宋·釋紹曇

    渡驢渡馬已多時,踏斷何妨入水泥
    贍部洲人爭弄險,要渠知有截流機。

    28 《頌古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自己將來更問誰,須彌還更戴須彌。
    九峰末上能行令,免得重重涉水泥

    29 《出山相贊》 宋·釋智朋

    子夜逾城,午夜見星。
    青天白日,大道不行。
    水泥腳下轉深深,究竟何曾得道成。

    30 《偈頌七十二首》 宋·釋祖欽

    覿面提來付與伊,分明此意沒東西。
    腕頭有力千鈞重,誰道通身是水泥

    31 《日暮望涇水》 唐·徐珩

    導源徑隴阪,屬汭貫嬴都。
    下瀨波常急,回圻溜亦紆。
    毒流秦卒斃,泥糞漢田腴。
    獨有迷津客,懷歸軫暮途。

    32 《泥谿》 唐·王勃

    弭棹凌奔壑,低鞭躡峻岐。
    江濤出岸險,峰磴入云危。
    溜急船文亂,巖斜騎影移。
    水煙籠翠渚,山照落丹崖。
    風生蘋浦葉,露泣竹潭枝。
    泛水雖云美,勞歌誰復知。

    33 《東歸發犍為,至泥谿舟中作》 唐·岑參

    前日解侯印,泛舟歸山東。
    平旦發犍為,逍遙信回風。
    七月江水大,滄波漲秋空。
    復有峨眉僧,誦經在舟中。

    34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 唐·杜甫

    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
    聞君掃卻赤縣圖,乘興遣畫滄洲趣。
    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

    35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唐·杜甫

    我經華原來,不復見平陸。
    北上唯土山,連山走窮谷。
    火云無時出,飛電常在目。
    自多窮岫雨,行潦相豗蹙。

    36 《水宿遣興奉呈群公》 唐·杜甫

    魯鈍乃多病,逢迎遠復迷。
    耳聾須畫字,發短不勝篦。
    澤國雖勤雨,炎天竟淺泥。
    小江還積浪,弱纜且長堤。

    37 《濁水求珠》 唐·王起

    行潦沈明月,光輝也不浮。
    識珍能洞鑒,精寶此來求。
    幾被泥沙雜,常隨混濁流。
    潤川終自媚,照乘且何由。
    的皪終難掩,晶熒愿見收。
    蛇行無脛至,飲德已聞酬。

    38 《雨中長樂水館送趙十五滂不及》 唐·李商隱

    碧云東去雨云西,苑路高高驛路低。
    秋水綠蕪終盡分,夫君太騁錦障泥。

    送別友情

    39 《雨中長樂水館送趙十五滂不及》 唐·李商隱

    碧云東去雨云西,苑路高高驛路低。
    秋水綠蕪終盡分,夫君太騁錦障泥。

    40 《井泥四十韻》 唐·李商隱

    皇都依仁里,西北有高齋。
    昨日主人氏,治井堂西陲。
    工人三五輩,輦出土與泥。
    到水不數尺,積共庭樹齊。

    * 關于水泥的詩詞 描寫水泥的詩詞 帶有水泥的詩詞 包含水泥的古詩詞(15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