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根的詩詞(1479首)
782
《橫河打魚行》 明·虞淳熙
霏霏曉霧古城低,竹壓危橋漁艇迷。
此時月鉤不落水,大魚小魚爭出溪。
宿鷺憎人翻雪去,鷺沙盡被漁人踞。
飛罾十丈浪花浮,赤腳何妨多沮洳。
784
《姑孰道中》 明·湛懷法師
殘月含霜落,城皋曉氣蒼。
橋橫半空出,蹊折斷巖妨。
幽漱云根冷,平原草甲香。
峨眉亭下路,江水樹微茫。
785
《紫虛觀》 明·張璨
紫峰壇上鶴成群,碧洞靈芝產石根。
云引晝陰歸竹塢,水流春色出花源。
藥爐伏火仙留訣,茶灶生煙客到門。
欲就上清傳寶箓,未知何日謝塵喧。
786
《晚登東山》 明·張慎言
恐負凄清水木閑,頃來無日不登山。
都將慷慨悲歌意,分付孤鴻細雨間。
勘物靜歸根自寂,撫躬衰與世何關。
綺霞紅樹紛如織,雅翼相銜是倦還。
787
《江南曲》 明·鄭枋
妾在錢塘小江曲,門前歲歲春波綠。
綠波涵影曉汪汪,素練平鋪光一幅。
垂楊十里鎖輕陰,芙蓉半渚瀁清馥。
翠云貼水風颼颼,白蘋紅蓼催早秋。
788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789
《揭天謠(九首)》 明·周玄
巨靈吹空南斗死,鬼哭如云學流水。
桂闌天影白鶴秋,兔光斜墜三泉里。
泉宮暗蟲寒草根,土燈燃露絓黃昏。
鐵心九回滴秋血,三十六帝聞俱吞。
790
《揭天謠(九首)》 明·周玄
湘人敲鼓迎二真,娃郎苕綰參差塵。
東風剪雪綃綠水,半天斜露葡萄春。
竹根沿花鑄明月,野墳死草泉幽咽。
銅龍玉狗閽重重,東方不高眼穿血。
¤
791
《楊花》 明·朱應辰
三月江頭飛送春,撲人隨馬斷人魂。
隔簾撩亂春無影,著水廉纖雪有痕。
燕帶殘香飛又落,魚吹小點吐還吞。
可憐天性何輕薄,化作青萍不托根。
792
《綠竹引賜都督孫忠》 明·朱瞻基
薊門八月霜華濃,何時種竹能成叢。
鳳城之陽禁苑東,瑯玕萬樹凌青空。
光搖太液波心月,高出三山頂上松。
祥飚拂拂來天上,鳴金戛玉聲玲瓏。
794
《壽柳處士用美宣地官韻》 明·莊昶
年華不敢去堂堂,老戀山光及水光。
塵夢幾看浮世短,白云交付此杯長。
柳根怪石方床枕,眼底秋燈細字行。
小阮年年無限意,長江分遣到壺觴。
795
《妾薄命》 唐·李白
漢帝寵阿嬌,貯之黃金屋。
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
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哲理
796
《古風其二十六》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
密葉羅青煙。
秀色空絕世。
馨香竟誰傳。
坐看飛霜滿。
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
愿托華池邊。
798
《和陶擬古九首》 宋·蘇軾
耡田種紫芝,有根未堪采。
逡巡歲月度,太息毛發改。
晨朝玉露下,滴瀝投滄海。
須芽忽長茂,枝葉行可待。
夜燒沉水香,持戒勿中悔。
800
《甘露寺》 宋·蘇軾
江山豈不好,獨游情易闌。
但有相攜人,何必素所歡。
我欲訪甘露,當途無閑官。
二子舊不識,欣然肯聯鞍。
* 關于水根的詩詞 描寫水根的詩詞 帶有水根的詩詞 包含水根的古詩詞(147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