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掛的詩詞(1191首)
602
《題順安樓》 宋·房芝蘭
窗含野色入平吞,極目漁樵江上村。
流出異香花堰水,放開老翠葉山云。
竹邊僧寺鷗沙繞,柳外人家驛路分。
掛月參天蟠地脈,門前雙樹幾斜曛。
603
《送客之楚》 宋·高吉
嘶騎隨鞭尾,詩囊掛杖頭。
好風吹客去,落日啟予愁。
涉水搴沅芷,邀春醉楚樓。
故人如問訊,云臥懶如鷗。
604
《右軍祠堂》 宋·高祖之
一麾東晉守,八體入神書。
墨水傳遺跡,蘭亭表舊居。
掛冠高興逸,坦腹舊床虛。
峻嶺崇山景,依然想似初。
605
《秋日游合江戲題之亭上》 宋·郭思
秋風錦水樂無涯,獨上亭軒四望嘉。
橘子滿林金作塊,蘆梢拂岸雪飛花。
酒旗高掛芙蓉港,漁棹斜趨菡萏家。
描入畫圖收取去,故人相對飲流霞。
606
《大滌洞天留題》 宋·何洞清
落魄人間成謾老,足繭胼胝要聞道。
掉頭不向聲利場,飄飄迥出風塵表。
嗟嗟事事不愜懷,卻喜因緣飽幽討。
登太華兮濯滄浪,云夢湫隘魯邾小。
607
《仙池巖》 宋·胡楚材
崚嶒插天山,仙池在絕頂。
無源水自溢,泓澄照天鏡。
魚依藻荇深,龍藏密穴靜。
天意欲為雨,煙霧如爐甑。
608
《乳洞》 宋·胡子澄
古洞幽深處,縈回路幾重。
門開空寂寂,泉溜暗淙淙。
斷壑云連屋,奔流水激舂。
橋橫千丈石,巖掛萬年松。
609
《過安仁》 宋·黃鑒
早發磐溪掛短篷,朔風吹雨曉蒙蒙。
潤含野色沾衣濕,暖逐春光養土融。
圖畫宛然山遠近,人家對住水西東。
驛亭記得停車處,楓樹曾連夕照紅。
611
《寄贈宣義大師》 宋·賈玭
篆寫千文邁古今,感陶承旨撰碑陰。
兩朝雨露書中得,滿篋詩章物外尋。
衡岳水云長掛夢,帝城煙月不關心。
西游去事無消息,想共陳摶一處吟。
612
《題禹廟》 宋·蔣白
大禹歸天后,南惟此廟存。
屋腥龍掛影,巖墨電燒痕。
夜祭支間火,春鼙浪里門。
到今疏鑿水,敢不向東奔。
613
《出典宣城三首》 宋·李含章
蘆花未白蓼初紅,綠水澄藍是處通。
景色不須今日別,煙光仍與昔時同。
馬嘶曉月思閑廄,帆掛秋光足便風。
寄語路人休借問,錦衣歸去一衰翁。
614
《梅雨潭》 宋·李介山
靈源分左界,千仞落飛泉。
散作一空雨,長如四月天。
掛崖寒練直,濺席水珠圓。
湫石龍應在,巖扉浮翠煙。
615
《題文丞相吟嘯集》 宋·李謹思
南人不識兩膝貴,曲折百態卑且勞。
斯人護膝不護頭,故以頸血沾君刀。
蟠胸孤憤擘不碎,殺氣千丈纏旌旄。
援桴親鼓盡南海,背水更用蜑丁鏖。
617
《寄裴云山》 未知·林正
南山高且深,竹深帶流水。
先生廬其中,迥若崆峒子。
雪發覆兩肩,深悟造化理。
手注三體詩,名滿四海耳。
時以詩名家,亦來質疑似。
我本浪得名,長掛春風齒。
乃識先生心,非非還是是。
618
《看白云愛而成詩》 宋·林之奇
秋風吹白云,觸處自何谷。
初猶半洞門,欻出遍巖腹。
零落依水湄,片段掛枯木。
余影透微白,滅跡混空綠。
煙蘿自翳島,溆荇徒縈曲。
安知蒼梧野,下覆猿鳥哭。
誰能久徘徊,返顧視黃鵠。
619
《赴官晉陵別端禪師》 宋·陸蒙老
枕上浮生過半百,短發毿毿霜樣白。
西溪溪上舊家山,歲歲故鄉歸似客。
船頭漸這古松門,云是吳均讀書宅。
煙云半嶺見層樓,崢嶸鰲頂蓬宮窄。
* 關于水掛的詩詞 描寫水掛的詩詞 帶有水掛的詩詞 包含水掛的古詩詞(119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