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水師貌的詩詞(59首)

    41 《送吉中孚拜官歸楚州》 唐·李端

    才子神骨清,虛竦眉眼明。
    貌應同衛玠,鬢且異潘生。
    初戴莓苔幘,來過丞相宅。
    滿堂歸道師,眾口宗詩伯。

    寫景抒懷

    42 《寄贈含曦上人》 唐·盧仝

    楞伽大師兄,夸曦識道理。
    破鎖推玄關,高辯果難揣。
    論語老莊易,搜索通神鬼。
    起信中百門,敲骨得佛髓。

    43 《耆英會詩》 宋·王拱辰

    西都山水天下奇,神嵩景室環清伊。
    甫申間氣秀不絕,生賢會堅昌明時。
    衣冠占數盛文雅,臺符卿月光離離。
    魏京雄奧壓幽朔,游宮御府嚴天威。

    44 《游山門呈知府大卿》 宋·姚辟

    春風到宛陵,太守遇康樂。
    隱幾坐高齋,清風媚林壑。
    語我諸峰巒,道人古棲吒。
    幽潛遠江漢,秀聳類衡霍。

    45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46 《隆中》 宋·蘇軾

    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勝悲。
    誰言襄陽野,生此萬乘師。
    山中有遺貌,矯矯龍之姿。
    龍蟠山水秀,龍去淵潭移。
    空馀蜿蜒跡,使我寒涕垂。

    47 《流觴亭并次韻二首》 宋·秦觀

    臥龍西畔北池頭,水擘華堂瑟瑟流。
    幾曲漪漣盤翠帶,一峰孤秀浴蒼虯。
    香囊近午清無汗,素扇生涼爽入秋。
    待喚畫師來貌取,圖成便是竹溪游。

    48 《哭圣俞》 宋·歐陽修

    昔逢詩老伊水頭,青衫白馬渡伊流。
    漢聲八節響石樓,坐中辭氣凌清秋。
    一飲百盞不言休,酒酣思逸語更遒。
    河南丞相稱賢侯,後車日載枚與鄒。

    49 《留侯廟下作》 宋·梅堯臣

    貌如女子心如鐵,五世相韓韓已滅。
    家童三百不足使,倉海君初去相結。
    秦皇東從博浪過,力士袖椎同決烈。
    曉入沙中風正昏,誤擊副車搜跡絕。

    50 《攬鏡六言三首》 宋·劉克莊

    背傴水牛泅磵,發白冰蠶吐絲。
    貌丑似猴行者,詩瘦于鶴何師。

    51 《贈沖虛鄒道士》 宋·白玉蟾

    吾師有道貌,山水個中人。
    無著故無累,是清還是真。
    煙霞供笑詠,泉石瀹精神。
    何日分峰隱,誅茅愿卜鄰。

    52 《題群龍圖》 明·劉基

    世間萬類皆可睹,茫昧獨有鬼與龍。
    此圖畫龍二十四,狀貌詭譎各不同。
    得非物產有異種,或曰神變無常蹤。
    一龍揵尾欲上水,足爪猶在奫中。

    53 《正字南仲祭詩》 宋·周文璞

    昭陽作噩冬,愁云凝上蒼。
    我墮豀谷底,鹵莽聞公喪。
    哲人困中壽,頗謂告者狂。
    繼執邸吏符,躑蹢抽肝腸。

    54 《舟行過白石見將使夜宿毛家林翌日到{上艸下》 宋·王炎

    蒼頭倦晨炊,卯飯幾及午。
    溯流赤日中,舟子亦良苦。
    魚躍戀芳餌,鷗飛避鳴櫓。
    仙翁所退藏,好境自呈露。

    55 《天馬歌書劉子淮海秋思詩藁后》 宋·劉宰

    貳師城空渥洼涸,百年徒費秦川榷。
    眼明見此玉花驄,畫工如山筆難貌。
    朔風號,朔雪舞,交河水冰連后土。

    56 《道源》 宋·劉黻

    父師兄弟一堂深,貌像如生世所欽。
    直向端倪明萬古,不專佔畢詔來今。
    地靈香火溪山護,嶺近衣冠嵐霧侵。
    各派萬流同一水,來從濂洛洗人心。

    57 《送福州謝學正無疑歸南劍州》 宋·方回

    問知桑梓處,師祖李延平。
    往正三山學,看馳四海聲。
    新吟嚴更典,老貌古兼清。
    上水過衢信,暗淡溪卻順。

    58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59 《和曾谹父庚伏書懷六首》 宋·王洋

    綠漪平漲水橋頭,紅蓼花鮮杜若洲。
    便喚畫師來貌取,不須云夢澤南州。

    * 關于水師貌的詩詞 描寫水師貌的詩詞 帶有水師貌的詩詞 包含水師貌的古詩詞(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