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梅清靖節,水仙韻坡公。山谷秀而野,劂有山礬風。陶蘇黃三君,時異風味同。后人思典刑,寫入畫圖中。
眼前畫士蠶樣密,有如陳君萬才一。少年識高畫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描盡江山歸指點,寒林古嶂煙云斂。若懸瀑布飛潺湲,樵人向晚歸山巔。
善畫無根樹,能抽朦{左月或董}山。如今身貴也,不肯與人間。
蕭溪先生樂山者,結屋臨溪頗幽雅。開軒見水不見山,卻向圖中看揮灑。高齋素筆懸清風,仿佛坐我林崖下。群峰奔馳勢如馬,綠樹人家面平野。
濟南那得似江南,千頃溪山百頃嵐。三月綠陰桑子落,村村布谷老吳蠶。
人生南北浮萍耳,四海九州都是家。畢竟男兒心似鐵,莫將愁淚涴梅花。
十年騎鶴夢悠悠,天地無情白發愁。歸到咸陽還似客,幾回腸斷望并州。
小山山人荷為衣,松梅為屋竹為籬。檐花細雨青燈句,獨憶鄭老同襟期。
紙衾如水夢難成,抱膝燈前讀北征。懊恨雁來無個字,海云千里雨溟溟。
暮秋已誤張郎約,冬暮歸期又未成。趁取歲前到家好,春來怕有杜鵑聲。
夢入羅浮歸興崧,回程約莫到閩中。何當載酒迎馬首,先生莫負琉璃鍾。
寂寞籬邊野水涯,三花雨蕊帶春來。且圖冷淡為生活,不傍門庭鬧熱開。
為有清癯骨相寒,月明時候正相關。本來面貌無塵俗,更向冰池自照看。
山前抹出連云樹,窗外施來帶月枝。數點塞鴻相伴好,一聲羌笛不須吹。
一權倚竹偏宜雪,半樹歌檐轉怕風。客意不平花又拗,和愁掛在夕陽中。
春在枝頭有淺深,疏疏冷冷小溪陰。好風一陣香如洗,明月三更影不沉。
繁華朽腐休相溷,冷淡幽閑大逼真。斷得世間煙火氣,前身恐是首陽人。
精神淡佇霜猶薄,膚貌參差發未溫。試向南枝看春色,夜來纏著兩三分。
萬籟沉沉境寂寥。尋香不見過溪頭。小奚摸索枝頭笑,誰把明珠驀地投。
氣味風標見似人,群芳合讓作先生。盡燒龍腦三千斛,不抵花心一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