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水孔的詩詞(529首)

    481 《孟君復仲春來杭相聚三月余一日必三胥會忽焉》 宋·方回

    九年三見,昔疏未親。
    一日三見,今也何頻。
    有來者馬,于霅之濱。
    有柳未絮,時維仲春。

    482 《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韻》 宋·方回

    之子成春服,歡言駕出游。
    殘紅三月路,疊翠萬山州。
    夏后乘輴澤,軒皇煉藥丘。
    曠平初渺莽,屈曲漸深幽。

    483 《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 宋·方回

    紅鬧枝頭二月寒,中秋還許兩回看。
    君家泮水宮墻畔,吾道重春孔子壇。

    484 《送張巨山》 宋·李處權

    士為知己用,亦為知己死。
    嘉哉孔文舉,特達惟薦禰。
    寥寥千載后,此事今已矣。
    俯仰常有懷,邂逅過愿始。

    485 《流泉引》 宋·李復

    泉涓涓兮出重出,回抱山麓兮入于蒼淵。
    流來孔多兮自溢于林間,出始一勺兮下合成川。
    塍有稻兮垅有黍,聚以時兮令以鼓。
    削高增卑兮釃渠絡縷,人不愛力兮揮鍤如雨。

    486 《辛卯入杭呈王察判》 宋·陸文圭

    古人糟粕在遺經,圣學非由積累成。
    每向同中參孔釋,時于異處別朱程。
    一川水滿源頭活,半夜天高月色明。
    下學工夫遲十載,小儒終是霧中行。

    487 《茅山道中》 宋·陸文圭

    蜿蜒西北來,土阜馀百里。
    怪石從巉巖,勢距三峰止。
    大峰東南傾,中峰伏龍起。
    綿綿亙不斷,小峰平而峙。

    488 《賦楊知縣道夫四知堂》 宋·釋寶曇

    萬家即吾廬,一室誠吾身。
    空明古肺腑,壁立真天人。
    心語駟奔軼,風行牛斗嗔。
    吾今亦忘我,何者為一塵。

    489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慧遠

    十月今朝又初一,叢林正值開爐日。
    打齋賣飯也尋常,殘杯冷炙誰能吃。
    天無門,地無壁。
    葫蘆棚上種冬瓜,兩手扶犁水過膝。

    490 《偈頌十八首》 宋·釋如凈

    上大人,丘乙己,西湖南山圖畫里。
    孔門弟子無人識,空有三千七十士。
    忽然一陣秋風吹,吹作秋云送流水。

    491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久雨不晴,高低水平。
    浸爛釋迦鼻孔,淹鱉迦葉眼睛。
    拄杖子,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豁開正歸明如日,掃蕩重昏天宇清。

    492 《偈頌十七首》 宋·釋師范

    滴水滴凍,渾無罅縫。
    明眼衲僧,失卻鼻孔。

    493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海山雨歇,水國云藏。
    薰風南來,殿閣生涼。
    佛出身處,昭然孔彰。
    堪笑當年奚老子,無端好肉上剜瘡。

    494 《寄蔣山癡絕和尚》 宋·釋心月

    沒弦琴三弄五弄,無孔笛一聲兩聲。
    明月浮空天似水,長安歸夢恰三更。

    495 《頌古九十八首》 宋·釋印肅

    鼻孔遼天老古錐,入泥入水驚貧兒。
    死中得活機鋒疾,不斷玄風徹紫微。

    496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個個跨金毛獅子,人人騎獨步象王。
    文殊即是普賢,釋迦倒騎佛殿。
    羅漢不奈安身,普庵鼻孔遼天。
    笑時只道善財癡,百一十城在這裹。

    497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圓應牛,經劫沒人收。
    若不遇人,虛度春秋。
    如今橫穿鼻孔,水草皆休。
    有時放,有時收,

    498 《示徒》 宋·釋印肅

    未得塵勞息,須依善知識。
    若肯慈悲學,發愿施心力。
    入泥并入水,莫作閑戲劇。
    揚眉動目庭,法身無窮極。

    499 《頌十玄談·玄機》 宋·釋印肅

    通身何更有蹤由,三十年看水牯牛。
    鼻孔無邊難措索,醍醐常納混春秋。

    500 《信士畫真請贊》 宋·釋印肅

    此法身,無變壞,鼻孔裹許藏三界。
    水月空花點不成,非相光中常自在。

    * 關于水孔的詩詞 描寫水孔的詩詞 帶有水孔的詩詞 包含水孔的古詩詞(5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