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水則的詩詞(719首)

    41 《水調歌頭(和王槐城自壽)》 宋·劉辰翁

    未信仙都子,曾識老仙翁仙都,槐城所領宮觀。
    卿卿少年去后,心與道人同。
    揮塵不須九錫,開閣苦無長物,閑日醉千鐘。
    一笑欠伸起,兒戲大槐中時槐城方放妾。

    42 《夷則商國香慢(賦子固凌波圖)》 宋·周密

    玉潤金明。
    記曲屏小幾,翦葉移根。
    經年汜人重見,瘦影娉婷。
    雨帶風襟零亂,步云冷、鵝筦吹春。

    43 《水調歌頭》 宋·易祓

    祓奉陪判府府判諸丈為淡巖之游,回視融之仙巖,全之礱巖,殆相長雄。
    使祓向不以罪斥,則安知天下有此清勝。
    謹以小詞紀其實。
    祓皇恐再拜。

    44 《括水調歌》 宋·林正大

    太行有盤谷,隱者所翱翔,丈夫行世,磊磊落落信行藏。
    遇則聲名利澤,不遇采山釣水,何似兩俱忘。
    誰解盤中趣,與酒為歌章。
    問何如,盤之樂,樂無央。

    45 《括水調歌》 宋·林正大

    廬山幾千仞,屹立并長江。
    楊瀾左里,洪濤巨浪日春撞。
    風止雪消冰凈,相與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
    巖壑響松檜,巨石激流淙。

    祈禱憂國憂民

    46 《水調歌頭(壽陳倉使)》 宋·戴翼

    某共審:瑞啟福星,祥開誕月。
    江左兩三年兵火,暫煩一出于虛危;部內幾萬戶生靈,喜遇再來之父子。
    歡均列郡,喜溢崇臺。
    某忝出師門,幸依化治。

    47 《水調歌頭(致仕得請)》 宋·徐經孫

    客問矩山老,何事得優游。
    追數平生出處,為客賦歌頭。
    三十五時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歸休。
    頂踵皆君賜,天地德難酬。

    48 《水調歌頭(致仕得請)》 宋·徐經孫

    客問矩山老,何事得優游。
    追數平生出處,為客賦歌頭。
    三十五時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歸休。
    頂踵皆君賜,天地德難酬。

    49 《水調歌(題角牴人障)》 宋·程節齊

    養氣兼養勇,豈不丈夫哉。
    何人剛欲斗力,謾向此間來。
    莫論施身文繡,看取兼人膽諒,胸次盡嵬嵬。
    獨步登壇后,諸子盡輿臺。

    50 《論語七則》 先秦·佚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踰 同:逾)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哲理

    51 《人間詞話七則》 清·王國維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有我之境也。

    寫人音樂知音感慨

    52 《秋?水?(節?選)》 先秦·莊子及門徒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

    高中文言文寓理神話故事

    53 《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諸子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萬物備,歷心于山海而國家富。

    山水哲學

    54 《秋水閣記》 清·錢謙益

    閣于山與湖之間,山圍如屏,湖繞如帶,山與湖交相襲也。
    虞山,嶞山也。
    蜿蜒西屬,至是則如密如防,環拱而不忍去。
    西湖連延數里,繚如周墻。

    寫景懷古抒情苦悶

    55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勑為皇太子作詩 九》 南北朝·謝朓

    登賢博望。
    獻賦清漳。
    漢貳稱敏。
    魏兩垂芳。
    監撫有則。
    匕鬯無方。
    瞻言守器。
    永愧元良。

    56 《水調歌頭·未信仙都子》 宋·劉辰翁

    未信仙都子,曾識老仙翁。
    卿卿少年去後,心與道人同。
    揮麈不須九錫,開閣苦無長物,閑日醉千鍾。
    一笑欠伸起,兒戲大槐中。

    57 《水調歌頭·弓劍出榆塞》 宋·劉過

    弓劍出榆塞,鉛槧上蓬山。
    得之渾不費力,失亦匹如閑。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錯,世事沐猴冠。
    老子不分別,內外與中間。

    58 《小桃紅·水聲山色兩模糊》 元·王實甫

    水聲山色兩模糊,閑看云來去。
    則我怨結愁腸對誰訴?
    自躊躇,想這場煩惱都也由咱取。
    感今懷古,舊榮新辱,都裝入酒葫蘆。

    59 《錢塘賦水母》 宋·沈與求

    疾風吹雨回江城,櫓牙嘔啞潮欲平。
    客居喜無人事攖,相與環坐臨前楹。
    眼中水怪狀莫名,出沒沙觜如浮罌。
    復如緇笠絕兩纓,渾沌七竅俱未形。

    60 《水調歌頭·雪霽春已半》 宋·馮取洽

    雪霽春已半,露重午方喧。
    一筇拄上高絕,便覺眼前寬。
    指點數家樓閣,檢校一村花柳,綠水接青煙。
    巒岫競圍繞,風日更清妍。

    * 關于水則的詩詞 描寫水則的詩詞 帶有水則的詩詞 包含水則的古詩詞(7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