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水東的詩詞(112首)

    21 《游水東諸洞次同游韻二首》 宋·劉克莊

    舊聞巖洞勝,欲往自髫年。
    聳秀過靈隱,幽深似善權。
    遠環州堞外,近獻屋檐邊。
    儻有登臨約,甘為子執鞭。

    22 《游水東院二首》 宋·李流謙

    暝角傳風遠,昏帆到浦遲。
    草猶矜晚翠,麥正及春饑。
    客雁無留意,殘云有去思。
    濁醪不禁醉,聊藉晚風吹。

    23 《游水東院二首》 宋·李流謙

    虛檻橫空闊,平郊入望賒。
    樓臺萬家邑,桃李一川花。
    雞犬非人世,樵漁亦相家。
    閒思十年事,倚杖獨咨嗟。

    24 《挽水東吳主簿詩》 宋·虞儔

    當年投筆過淮山,油幕談兵故不凡。
    老去功名空白發,向來簿領愧青衫。
    龍龕內典超金界,鴻寶遺編付王函。
    況有諸孫振門戶,不須留恨黯松杉。

    25 《送史水東訪余干張千林》 宋·黎廷瑞

    永夜一燈青,相逢話苦心。
    悠悠拾翠夢,嫋嫋采芝吟。
    小雨黃花健,西風荷葉深。
    何須笑搖落,春意在山林。

    26 《送鄭堪歸東京汜水別業(得閑字)》 唐·岑參

    客舍見春草,忽聞思舊山。
    看君灞陵去,匹馬成皋還。
    對酒風與雪,向家河復關。
    因悲宦游子,終歲無時閑。

    27 《送鄭堪歸東京汜水別業(得閑字)》 唐·岑參

    客舍見春草,忽聞思舊山。
    看君灞陵去,匹馬成皋還。
    對酒風與雪,向家河復關。
    因悲宦游子,終歲無時閑。

    28 《東平路中遇大水》 唐·高適

    天災自古有,昏墊彌今秋。
    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疇。
    指途適汶陽,掛席經蘆洲。
    永望齊魯郊,白云何悠悠。

    29 《鐵堂峽(鐵堂山在天水縣東五里,峽有鐵堂莊)》 唐·杜甫

    山風吹游子,縹緲乘險絕。
    峽形藏堂隍,壁色立積鐵。
    徑摩穹蒼蟠,石與厚地裂。
    修纖無垠竹,嵌空太始雪。

    送別友情

    30 《東城水亭宴李侍御副使》 唐·韓翃

    東門留客處,沽酒用錢刀。
    秋水床下急,斜暉林外高。
    金羈絡騕褭,玉匣閉豪曹。
    去日隨戎幕,東風見伯勞。

    31 《達奚中丞東齋壁畫山水…得樹杪懸泉送長安趙元陽少府》 唐·盧綸

    素壁畫飛泉,從云落樹顛。
    練垂疑葉響,云并覺枝偏。
    利物得雙劍,為儒當一賢。
    應思灑塵陌,調膳亦芳鮮。

    32 《旅次洛城東水亭》 唐·孟郊

    水竹色相洗,碧花動軒楹。
    自然逍遙風,蕩滌浮競情。
    霜落葉聲燥,景寒人語清。
    我來招隱亭,衣上塵暫輕。

    33 《過分水嶺(一作東嶺)》 唐·孟郊

    山壯馬力短,馬行石齒中。
    十步九舉轡,回環失西東。
    溪水變為雨,懸崖陰濛濛。
    客衣飄飖秋,葛花零落風。
    白日舍我沒,征途忽然窮。

    34 《城東閑行,因題尉遲司業水閣》 唐·白居易

    閑繞洛陽城,無人知姓名。
    病乘籃輿出,老著茜衫行。
    處處花相引,時時酒一傾。
    借君溪閣上,醉詠兩三聲。

    35 《富水驛東楹有人題詩(筆跡柔媚,出自纖指)》 唐·吳融

    繡纓霞翼兩鴛鴦,金島銀川是故鄉。
    只合雙飛便雙死,豈悲相失與相忘。
    煙花夜泊紅蕖膩,蘭渚春游碧草芳。
    何事遽驚云雨別,秦山楚水兩乖張。

    36 《送德林郎中學士赴東府(得水)》 唐·陳元裕

    上善湛然秋,恩波洽帝猷。
    謾言生險浪,豈爽見安流。
    泛去星槎遠,澄來月練浮。
    滔滔對離酌,入洛稱仙舟。

    37 《東西二林寺流水》 唐·貫休

    水爾何如此,區區矻矻流。
    墻墻邊瀝瀝,砌砌下啾啾。
    味不卑于乳,聲常占得秋。
    崩騰成大瀑,落托出深溝。

    38 《東西二林寺流水》 唐·貫休

    水爾何如此,區區矻矻流。
    墻墻邊瀝瀝,砌砌下啾啾。
    味不卑于乳,聲常占得秋。
    崩騰成大瀑,落托出深溝。

    39 《魚游春水·秦樓東風里》 宋·佚名

    秦樓東風里,燕子還來尋舊壘。
    馀塞猶峭,紅日薄侵羅綺。
    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輕窣黃金蕊。
    鶯囀上林,魚游春水。

    婉約閨怨春天思念

    40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宋·蘇軾

    余去歲在東武,作《水調歌頭》以寄子由。
    今年子由相從彭門居百余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
    余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云耳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
    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故事抒情

    * 關于水東的詩詞 描寫水東的詩詞 帶有水東的詩詞 包含水東的古詩詞(1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