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氣濕的詩詞(545首)
261
《覽翠亭》 宋·王輝
亭倚古臺邊,環亭翠蔚然。
芝蘭深雨露,梧竹老風煙。
窗戶香霏濕,闌干爽氣連。
登臨忘世慮,逸興發林泉。
263
《天游峰》 宋·魏麟一
冰海濯足來天游,萬里云氣隨青牛。
盤車沾沾星斗濕,手卷風雨藏金甌。
玲瓏珊瑚樹,記得西王母掛玉鉤。
幾時化作小玉船,一葉蕩蕩隨天流。
265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266
《{內了外凵}山曉云歌》 宋·袁正
大坤濕氣蒸嵷巃,油然勃然連蒼穹。
曙窗注望東{外了內凵}峰,須臾不見青芙蓉。
初疑博山噴出紫煙縷,又疑蜃精海底推起龍王宮。
東西模糊總一色,上下變紀知幾重,
267
《游宜春北巖》 宋·曾由基
宦軀真沐漆,放懷北巖去。
行行如蔍境,漸入幽絕處。
濕翠欲沾衣,晴云亂生屨。
灘聲時抑揚,嵐氣互吞吐。
268
《南郊即景》 宋·趙善信
勝日覓芳行,白云朝露濕。
沙頭人過頻,橋底湍流急。
花在隔籬明,鵑於高樹泣。
青簾沽酒家,和氣春風集。
269
《浮丘祠》 宋·鄭晦
青天志欲騎長虹,半生雙眼四海空。
題詩遠寄廣成子,筆力萬仞搖崆峒。
前年鶴背乘天風,翻然回首江之東。
束書歸隱黃山中,山中偶遇浮丘翁。
270
《桐廬夜泊》 元·吳師道
合江亭前秋水清,歸人罷市無余聲。
燈光隱見隔林薄,濕云閃露青熒熒。
樓臺漸稀燈漸遠,何處吹簫猶未斷?凄風涼葉下高桐,半夜仙人來絕巘。
江霏山氣生白煙,忽如飛雨灑我船。
倚篷獨立久未眠,靜看水月搖清圓。
271
《邕州》 元·居庸疊翠
左江南下一千里,中有交州墮鳶水。
右江西繞特磨來,鱷魚夜吼聲如雷。
兩江合流抱邕管,莫冬氣候三春暖。
家家榕樹青不凋,桃李亂開野花滿。
272
《戴文進溪山春雨圖》 明·陳鳳
林間雀聲急,知有少女風。
溪云挾雨至,倏忽彌春空。
霏霏濕盡山橋路,行人沖雨行喚渡。
沾泥涉險亦何為,興來疑向若耶去。
273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274
《御溝水》 明·韓上桂
洛陽城東花草殷,垂楊滿道那可攀。
始聞絳氣縈金闕,復道寒煙鎖玉關。
玉關對削環丹戺,朱館橫連盈帝里。
深宮寂寞掩芙蓉,間道斜通御溝水。
276
《多景樓》 明·蘭江濋公
偶來古潤峰頭行,峰頭杰閣凌空橫。
幘壓圓天若個笠,循檐萬國如輕萍。
分昏割曉泰華聳,沖淮突漢黃河清。
浮玉仙壇劍氣赤,紫金佛域龍珠明。
277
《十二月樂章》 未知·李德
正月東方日出香茸茸,長條短條花眼紅。
柔云弱雨暗填空,茫茫蝴蝶破春風。
鸞帕抹煙山夢濃,蕭颯愁思開暝容。
江頭溘溘水聲動,微和著柳黃金重。
279
《桃源》 明·劉崧
青林被重岡,蒼石立絕澗。
冥冥松風回,高蔓弱可綰。
驅車鶴嶺下,沮洳濕危棧。
微茫煙霞集,披靡杉筠間。
* 關于氣濕的詩詞 描寫氣濕的詩詞 帶有氣濕的詩詞 包含氣濕的古詩詞(5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