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氣井的詩詞(624首)

    201 《點絳唇》 宋·王安國

    秋氣微涼,夢回明月穿簾幕。
    井梧蕭索。
    正繞南枝鵲。
    寶瑟塵生,金雁空零落。
    情無托。
    鬢云慵掠。
    不似君恩薄。

    202 《六州(一曲)》 宋·范祖禹

    太平功。
    擁佑帝堯聰。
    歌九德,偃五戎。
    寰海被祥風。

    203 《點絳唇》 宋·王安國

    秋氣微涼,夢回明月穿簾幕。
    井梧蕭索。
    正繞南枝鵲。
    寶瑟塵生,金雁空零落。
    情無托。
    鬢云慵掠。
    不似君恩薄。

    204 《六州(一曲)》 宋·范祖禹

    太平功。
    擁佑帝堯聰。
    歌九德,偃五戎。
    寰海被祥風。

    205 《卜算子慢》 宋·馬子嚴

    璧月上極浦。
    帆落人撾鼓。
    石城倒影,深夜魚龍舞。
    佳氣郁郁,紫闕騰云雨。

    206 《卜算子慢》 宋·馬子嚴

    璧月上極浦。
    帆落人撾鼓。
    石城倒影,深夜魚龍舞。
    佳氣郁郁,紫闕騰云雨。

    207 《括一叢花》 宋·林正大

    知章騎馬似乘船。
    落井眼花圓。
    汝陽三斗朝天去,左丞相、鯨吸長川。
    瀟酒宗之,皎如玉樹,舉盞望青天。

    208 《括意難忘》 宋·林正大

    蜀道登天。
    望峨眉橫絕,石棧相連。
    西來當鳥道,逆浪俯回川。
    狷與鶴,莫攀緣。

    地名思念友情

    209 《括摸魚兒》 宋·林正大

    泛松江、水遙山碧,清寒微動秋浦。
    霜云霽色橫無際,別鵠驚鴻無數。
    朝又暮。
    聽牧笛長吹,隱隱漁榔度。

    210 《滿庭芳》 宋·畢大節

    井絡儲精,岷江鐘秀,挺生名世真賢。
    充閭佳氣,非霧亦非煙。
    況值小春時候,蓂背下、八莢爭妍。
    余波在,九華父老,歌頌播喧闐。

    211 《水調歌頭(題岳麓法華臺)》 宋·侯置

    曉霧散晴渚,秋色滿湘山。
    青鞋黃帽,忄欠與名士共躋攀。
    窈窕深林幽谷,詰曲危亭飛觀,俯首視塵寰。
    長嘯望天末,余響下云端。

    212 《水調歌頭(題岳麓法華臺)》 宋·侯置

    曉霧散晴渚,秋色滿湘山。
    青鞋黃帽,忄欠與名士共躋攀。
    窈窕深林幽谷,詰曲危亭飛觀,俯首視塵寰。
    長嘯望天末,余響下云端。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婉約柳樹送別

    213 《望海潮》 宋·張藻

    露零金井,塵清玉宇,雙蓂呈瑞新秋。
    佳氣郁蔥,祥煙繚繞,玉門初誕風流。
    賓客競回眸。
    慶虎頭食肉,燕頷封侯。

    春天寫景惜春懷人

    214 《滿江紅》 宋·游子蒙

    雪塢霜林,一夜報、春歸消息。
    看是處、春回柳眼,粉勻梅額。
    和氣已欣回北陸,壽星更喜明南極。
    問四井、節物奉誰歡,遼東客。

    集句

    215 《滿庭芳》 宋·熊禾

    斗轉旋霄,梧飄金井,洞天秋氣方新。
    幔亭仙子,飛佩下瑤京。
    霞袂霓裳縹緲,冰肌瑩、月作精神。
    云璈動,瓊仙歌舞,共慶捧瑤觥。

    216 《沁園春(二月廿七)》 宋·程東灣

    毓德婺虛,聯輝魁宿,天啟儒英。
    正仲春蓂階,三留葉秀,曉來蓬矢,六掛門榮。
    星昴庭蕭,神嵩降甫,怎似今朝記始生。
    當此際,有滿城和氣,萬井歡聲。

    217 《水調歌頭·日轂金鉦赤》 宋·程必

    日轂金鉦赤,雪竇水晶寒。
    支機石下翻浪,噴薄出層關。
    半夜雌龍驚走,明日靈蛇張甲,蜚上石盤桓。
    多謝山君護,未放醉翁閑。

    218 《綺懷十六首》 清·黃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輕,得人憐處最分明。
    千圍步障難藏艷,百合葳蕤不鎖情。
    朱鳥窗前眉欲語,紫姑乩畔目將成。
    玉鉤初放釵初墮,第一銷魂是此聲。

    古詩三百首愛國壯志

    219 《般涉調·哨遍·半世逢場作戲》 元·馬致遠

    半世逢場作戲,險些兒誤了終焉計。
    白發勸東籬,西村最好幽棲,老正宜。
    茅廬竹徑,藥井蔬畦,自減風云氣。
    嚼蠟光陰無味,旁觀世態,靜掩柴扉。

    初中古詩高中古詩懷古同情憂民

    220 《臺山雜詠》 金朝·元好問

    西北天低五頂高,茫茫松海露靈鰲。
    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呼號。
    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功。
    湍溪已作風雷惡,更在云山氣象中。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
    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

    古詩三百首寫山抒懷

    * 關于氣井的詩詞 描寫氣井的詩詞 帶有氣井的詩詞 包含氣井的古詩詞(6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