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民能的詩詞(1092首)
802
《和林大任勸耕》 宋·吳芾
壯哉溢目還盈耳,千騎出城歌吹起。
野人一睹快爭先,奔走歡呼幾折趾。
往年戎馬偶出郊,田間彌望皆荒茅。
使君篤意勸農課,盡使惰游如所教。
803
《寄陳叔進》 宋·吳芾
鄉里衣冠久不振,后來猶喜有斯人。
曾為蓬島神仙主,端是儲闈羽翼臣。
大節已觀能直己,小淹何惜且臨民。
君家幸有佳山水,莫向他鄉別卜隣。
805
《代人上師垣生辰三首》 宋·仲并
玉帶金魚袞繡光,維垣一旦侍君王。
垂紳廟堂調玉燭,能便天公時雨旸。
疇昔干戈歲屢歉,於今萬室盈倉箱。
天心人意若相語,問公何以回穹蒼。
806
《贈張聽聲》 宋·李石
人言鼻聽無如龍,聽不以耳乃反聾。
未若水母本無目,隔水響應相鳴雄。
我持此理問張瞍,廢目任耳偏能聰。
忍聞此聲亦憒憒,俗囂政在群鳴中。
808
《送魏德源守普慈二首》 宋·李流謙
東梓名州最普州,蟆頤相望氣橫秋。
青衿胄子迎高朕,竹馬兒童識細侯。
只有愛民心尚在,可能憂國淚空流。
摩挲疲瘵無多事,綠野家家劍換牛。
809
《寄送梁子輔赴召》 宋·李流謙
山岳自高百谷下,向來無物使之者。
驊騮合奉鸞和車,豈與黔蹄同一駕。
英奇絕代難小了,泥滓投之輒悲咤。
一朝拔去不可扼,震地風雷怯凌跨。
810
《送何子應少卿赴召》 宋·李流謙
持竿野叟踏帝腹,太史占星驚變色。
白衣山人侍黃衣,軍中指點相嘆息。
云龍契遇固疇曩,千載一合非人力。
羊裘盧沙竟何補,坐視生民自肥瘠。
813
《傷老》 宋·姜特立
老翁足力北,踉蹌如小兒。
須杖乃能行,動步憂欹危。
發禿生細毛,正似出胎時。
忽復長兒齒,輔車兩相依。
814
《題戚仲騾綱圖》 宋·李洪
北風吹雪飛千山,雪深山徑難往還。
長林喬木斂秀色,層崖疊嶂雕蒼顏。
山腹癡云結寒潤,山巔去天不盈寸。
溪湍巖瀑爭喧豗,獸蹄鳥跡皆逃遁。
815
《喜雨呈二兄》 宋·李洪
北風吹急雨,洗盡旱埃氛。
河伯驚秋水,山君借雨云。
苗心應免揠,禾把尚能分。
及此民無殍,憂勤實圣君。
816
《送潚丞剡川》 宋·樓鑰
工部丞崑丘,我生丁巳年。
比吾既逾冠,再轉丞金囦。
年齡過半百,奏子哦松軒。
親見勤小物,如彼少壯然。
817
《送袁恭安赴江州節推》 宋·樓鑰
袁氏四世凡五公,唐朝三相傳家風。
君家幾代擅儒業,高曾藝苑俱稱雄。
大父謙尊古君子,諸父名高表吾里。
一門子弟更競爽,挹取乙科自君始。
820
《送淳丞上虞》 宋·樓鑰
我老不復仕,行將掛衣冠。
兩子俱貳令,官職恰一般。
剡川且書考,上虞亦之官。
人言易捧檄,歸奉重親歡。
* 關于民能的詩詞 描寫民能的詩詞 帶有民能的詩詞 包含民能的古詩詞(10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