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民經的詩詞(601首)
202
《次韻酬李通江》 宋·馮伯規
和煢禱雨儲精誠,便覺豐年遍遠坰。
繅繭齊頭絲卷白,插秧隨手稻翻青。
行篘秫酒酣天祿,益長香芽發地靈。
守令愛民須表里,君其為緯我為經。
203
《送程給事知越州》 宋·馮京
才毫無地展經綸,白首歸來萬里身。
持節氣凌沙漠使,懷章榮動會稽人。
平湖翠岫千家月,落日西風一箸莼。
南海疲民正回首,滿城歌舞頌年椿。
204
《益州州學對訓堂》 宋·何郯
益為蕃捍西南隅,物眾地大稱名都。
擇守來頒茲土政,治人頗與他邦殊。
蹉跌一有戾條教,便宜皆得行黥誅。
群奸帖息不敢動,無復弄兵覬穿窬。
208
《文相生日》 宋·金君卿
羲御三星次,堯蓂九葉開。
霄躔符有道,天驥下呈才。
氣恩凌諸謝,淵源過二崔。
光華逢日月,騰躍契云雷。
210
《壽傅憲》 宋·李商叟
籍甚何陽地,江山秀色連。
家聲自巖野,帝夢協臺躔。
彝鼎功鐫勒,衣冠喜接聯。
相門當出相,賢父又生賢。
211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212
《壽胡運使》 宋·劉閬風
青原連峰郁嵯峨,中產瑞石如金螺。
清淑之氣孕秀多,蜿蟺礴無偏頗。
間世人杰文星羅,六一鳴道繼雄軻。
忠簡名節森聱牙,乃孫所學能傳家。
213
《和敬夫斜川詩》 宋·劉芮
病著不任事,淹臥心自休。
經時不出門,況復斜川游。
每覿節物換,恍驚時序流。
少年喜追逐,聚散水上鷗。
214
《沁園春 送楊伯可》 宋·陸文圭
雨足江皋,月滿中秋,使客將歸。
看扁舟空載,貧無長物,破囊收貯,富有新詩。
清白傳家,懷金不受,潔已從來畏四知。
民何幸,盡相安南里,樂業熙熙。
215
《鈞天》 宋·毛吾竹
鳶飛魚躍,鳧短鶴長。
各適其適,孰尤彼蒼。
奈何人異於萬物,身備乎五常。
學關乎經濟,志效乎忠良。
216
《上揚州錢帥》 宋·沈繼祖
名世半千推碩德,淮南第一是揚州。
一塵不動邊民樂,知有威聲懾虜酋。
人謂儒生將略疏,世人無未識真儒。
天下武夫俱奪氣,錢公赤手縛于菟。
220
《四賢堂》 宋·湯起巖
猗與四公,棠棣之華。
秀韡一時,茂興兩家。
宋公聯翩,鄂不相鮮。
萬里風云,上負青天。
* 關于民經的詩詞 描寫民經的詩詞 帶有民經的詩詞 包含民經的古詩詞(6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