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民史的詩詞(408首)

    281 《奉報寄洛州詩》 南北朝·庾信

    舟師會孟津。
    甲子陣東鄰。
    雷轅驚戰鼓。
    劍室動金神。

    282 《謁岱祠即事》 宋·晁補之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云。
    云端色凝黛,諦視初可分。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頃刻有變化,慘澹殊明昏。

    283 《胡戢秀才效歐陽公集古作琬琰堂》 宋·晁補之

    君不見廬陵公,往為學士修書日。
    詔畀千金訪遺逸,遺文逸字往往出。
    故都易姓幾兵火,量臀鼎腹細詰詘。
    道人岣嶁空有聞。

    284 《送直閣杜君章守齊》 宋·晁補之

    杜公文史不讀律,平反世稱徐有功。
    官為列卿位亦顯,皋陶事與禮樂同。
    書生骫骳笑法令,弦歌不媿陵陂中。
    眾賢和豫治乃舉,但愿主圣朝廷公。

    285 《試院次韻呈兵部葉員外端禮并呈祠部陳員外元》 宋·晁補之

    盛世天休沓,真人寶歷開。
    太任當政闥,元老位公槐。
    莫盛官人始,相從試士來。
    鳴珂咸俊彥,索米獨塵埃。

    286 《出都寄二蘇》 宋·毛滂

    近年好語開蹙額,廊廟主人還稷契。
    諸葛亮公彙進民所懷,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隨類舉皆可觀,

    287 《次韻筠守毛維瞻司封觀修城三首》 宋·蘇轍

    北垣荊棘舊成堆,留待公來次第開。
    車馬已通城下路,榛蕪盡付冶家灰。
    異時碧瓦千門合,應記紅旌百度來。
    自笑裨諶便曠野,肩輿飛蓋許追陪。

    288 《初發彭城有感寄子瞻》 宋·蘇轍

    秋晴卷流潦,古汴日向干。
    扁舟久不解,畏此行路難。
    此行亦不遠,世故方如山。
    我持一寸刃,巉絕何由刊。

    289 《送任逵度支監嵩山崇福宮》 宋·曾鞏

    漢陽門下士,車騎幕中賓。
    志節初皆壯,風流久更新。
    樞庭承遠派,郎位襲清塵。
    雅淡琴聲古,溫純玉性真。

    290 《書節孝先生事實於先生詩編之后》 宋·張舜民

    古人往矣名空存,爾來冠帶誰其倫。
    語言淵騫行盜跖,俯仰不愧何繽繽。
    先生道義完且潔,去彼取此非今人。
    事親豈但彩衣戲,刻木省定長悲辛。

    291 《送諒弟丞邵陽》 宋·韓元吉

    春水生南澗,吾衰久索居。
    三年遷作別,數字且頻書。
    文史差無負,田園慨未余。
    常存愛民意,門戶有權輿。

    292 《送施徽州二首》 宋·韓元吉

    御史英名世罕儔,峨冠聊復漸承流。
    治功要自先馮翊,大惠何妨始歙州。
    野媼定知還去虎,山民從此罷赍牛。
    百年善政須公繼,尺一書頒愿少留。

    293 《送汪內相移鎮宣城》 宋·黃公度

    龍紀膺圖代,龜書出洛年。
    人文初炳煥,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籬缺,諸儒門戶專。
    天將扶古道,岳始降名賢。

    294 《題師吳堂》 宋·黃公度

    夫子賢堯舜,老彭嘗竊比。
    郯子及師襄,下問曾不恥。
    河汾一書生,自謂圣復起。
    西京投閣士,敢與孟軻齒。

    295 《進元會詩》 宋·黃公度

    昭代干戈戢,炎輝歷數長。
    蒼生久蘇息,寰海屢豐穰。
    社稷基新命,朝廷舉舊章。
    太平周禮樂,垂拱舜衣裳。

    296 《丁已七月望湖上書事》 宋·姜夔

    白天碎碎如析綿,黑天昧昧如陳玄。
    白黑破處青天出,海月飛來光尚濕。
    是夜太史秦月蝕,三家各自矜算術。
    或云七分或食既,或云食書不在夕。

    297 《次韻張守述懷》 宋·劉子翚

    避地漂流更海隅,一身難料豈知余。
    晚樓獨上非吾里,幾日西來絕羽書。
    虜未息兵由運數,力難康世昧孤虛。
    郡侯愷梯憂民切,魯史無因諷失魚。

    298 《立春日雪和趙端質韻》 宋·王之道

    春寒有信不逾期,肯為衰顏獨見欺。
    白雪已輸梅斗早,綠樽尤與火相宜。
    擷來野蔌和萱草,分得江魚貫柳枝。
    刺史憂民民共樂,賽牛歸去競褰帷。

    299 《李丞相生朝》 宋·張元干

    柱史生周室,仙源譜系崇。
    儲星昭昴宿,降岳表神嵩。
    間氣憑家世,宗臣挺祖風。
    夢求終作楫,獵卜果非熊。

    300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 宋·張元干

    三年烏石僧房居,忍饑待次真臞儒。
    有意載酒問奇字,無事閉門抄異書。
    一行作吏去漳水,斂版趨廊參刺史。
    胸中豪氣半銷磨,銷覺風波生眼底。

    * 關于民史的詩詞 描寫民史的詩詞 帶有民史的詩詞 包含民史的古詩詞(4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