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民史的詩詞(408首)

    181 《次韻梁尉秦碑》 宋·莫濟

    六王失國四海歸,秦皇東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減,名與蒼頡爭飛馳。
    自言功德可歌頌,黔首個個愚無知。
    海神何故獨拒命,風濤塞路蟠蛟螭。

    182 《四賢堂》 宋·湯起巖

    猗與四公,棠棣之華。
    秀韡一時,茂興兩家。
    宋公聯翩,鄂不相鮮。
    萬里風云,上負青天。

    183 《贈胡侍郎榮歸》 宋·王鑾

    南還昔別已匆匆,日斷云飛思欲窮。
    江水波涵天上下,海門潮涌浙西東。
    沉煙白鳥晴沙際,飄帶青山夕照中。
    治世安民遺澤在,萬年史筆紀高風。

    184 《唐開成年墓志石》 宋·王應麟

    鴻蒙肇開辟,變嬗幾成毀。
    寥寥斷竹歌,瓦堲溯姚姒。
    周墳典以族,詎認青烏子。
    公琴記咎繇,邢山稱東里。

    185 《眾樂亭二首》 宋·吳中復

    煙波空闊岸低回,草綠花紅處處堆。
    一片湖光分島溆,四邊山色入樓臺。
    從來未有吾民樂,此地欣逢刺史來。
    目斷鄞江何日到,京師只得畫圖開。

    186 《寄歐陽永叔謫夷陵》 宋·謝伯初

    江流無險似瞿塘,滿峽猿聲斷旅腸。
    萬里可堪人謫宦,經年應合鬢成霜。
    長官衫色江波綠,學士文華蜀錦張。
    異域化為儒雅俗,遠民爭識校仇郎。

    187 《艤舟大藤峽口武陵使至忽奉福唐珍牘附以古風》 宋·許翰

    避兵窮嶺海,我豈文休孫。
    慨彼鳴鳳郊,化為逐鹿原。
    北吹戰塵腥,南接瘴霧昏。
    森然一彗孛,敢近六龍暾。

    188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89 《許希》 宋·顏太初

    京城名利涂,車馬相奔馳。
    其間取富貴,往往輸巫醫。
    前后十數輩,身沒名已隳。
    獨有許希者,蘊蓄何瑰奇。

    190 《賀雨》 宋·員興宗

    歲若大旱作霖雨,禱而雨兮旱不苦。
    誠之一字與天參,往古圣賢珍此語。
    歲星在蜀二十年,觸處豐登多黍稌。
    世不少惜蹂踐之,枉使寶稼葉如土。

    191 《作歌詠蘇云卿》 宋·曾原

    東湖湖面波渺瀰,東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鉏云明月曉,種來蔬甲今成畦。
    把茅蕭蕭環四壁,此身不原人間識。
    乾刊清夷那復知,寸心杳渺黃塵隔。

    192 《題梅山》 宋·張景端

    作尉南昌日,投書北闕頻。
    忠言不悟主,直節恥為臣。
    漢室多災異,吳門念隱淪。
    掛冠忘寵辱,蒙袂出埃塵。

    193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194 《題張公洞》 明·張維

    年來行樂與民同,探穴追蹤太史公。
    幽洞初開名易著,蒼崖新刻句難工。
    風驅俗駕松扉外,云鎖仙丹石室中。
    付與山僧司管鑰,勿教勝地草蒙茸。

    195 《題張公洞》 明·張維

    年來行樂與民同,探穴追蹤太史公。
    幽洞初開名易著,蒼崖新刻句難工。
    風驅俗駕松扉外,云鎖仙丹石室中。
    付與山僧司管鑰,勿教勝地草蒙茸。

    196 《防風廟》 宋·章杰

    弭楫山水縣,驅馬東南隅。
    侯當溽暑至,乘涼出郊墟。
    曉月醒魂夢,輕颸動襟裾。
    氣爽體自輕,縱意馳坦途。

    197 《和郡守彭吏部按視湖亭凡二首》 宋·周鍔

    使群風味壓荊州,每為吾民樂更憂。
    錦里篇章推唱首,浣溪光景促遨頭。
    行春預約花欹帽,把酒方欣雪點裘。
    岳史年來慚吏隱,扳輿時得從公游。

    198 《詠瑞粟》 宋·周遇圣

    居萬雙山巔,土瘠稀良田。
    豐歉擊饑飽,民命懸于天。
    人憂庚子歉,我見為豐年。
    蠶登百谷熟,箱萬倉盈千。

    199 《會稽頌·越王》 宋·諸葛興

    睇禹陵兮巋然,邃珍館兮蟺蜎。
    敞別室兮遺象,崇英霸兮千年。
    諗越民兮非黷祀,推世家兮自遷史。
    肇無余兮開國,傳后裔兮奮起。

    200 《謝從義參軍自京還言危中書見問且訝無書因寄》 元·陳基

    參軍過我夷白庵,為言廊廟高巖巖。
    故人誰為國柱石,臨川先生危大參。
    猥蒙問及且見訝,十載尺書無一緘。
    憶昔相從客燕趙,削去崖岸無猜嫌。

    * 關于民史的詩詞 描寫民史的詩詞 帶有民史的詩詞 包含民史的古詩詞(4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