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氏種的詩詞(171首)
122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24
《叢桂軒四首·老翠》 宋·趙崇璡
霓裳阿妹舞婆娑,老翠連云秀復華。
露令山房籠月色,風清池館落天葩。
分來竇氏三秋種,斧罷吳生幾樹花。
莫訝仙才無用處,一朝隊引嘯煙霞。
125
《長安秋草篇(小引)》 明·王留
吳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傭書。
已傷颯颯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華耀日,難依桃李之榮;亂葉吟風,空逐梗萍之困。
睹茲衰草,倍觸羈懷。
127
《萬松亭》 宋·蘇軾
十年栽種百年規,好德無人助我儀。
縣令若同倉庾氏,亭松應長子孫枝。
天公不救斧斤厄,野火解憐冰雪姿。
為問幾株能合抱,殷勤記取角弓詩。
128
《萬松亭(并敘)》 宋·蘇軾
麻城縣令張毅,植萬松于道周以芘行者,且以名其亭。
去未十年,而松之存者十不及三四。
傷來者之不嗣其意也,故作是詩。
十年栽種百年規,好德無人助我儀。
129
《東坡八首(并敘)》 宋·蘇軾
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
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130
《題安城趙寬之慈順堂》 宋·楊萬里
天潢龍種與人殊,五鳳仍傳萬卷書。
象服在堂萱草暖,彩衣上壽捸舉初。
雪中密竹能抽筍,水底寒江更躍魚。
趙氏弟兄俱玉樹,艮齊文字即瓊琚。
132
《太和奉呈吉老縣丞》 宋·黃庭堅
山擁鳩民縣,江橫決事廳。
土風尊健訟,吏道要繁刑。
觟(左角右虒)
今無種,蒲盧教未形。
里多齊瞯氏,材謝宋庖丁。
令尹三年課,斯人萬物靈。
吾方師豈弟,僚友助丹青。
133
《頭陀贊》 宋·黃庭堅
梵語頭陀,華言抖擻。
凈一真心,振三毒垢。
如來親試,迦葉稱首。
圣教推崇,哲人遵守。
135
《自和》 宋·梅堯臣
陶公種五柳,華氏戲五禽。
達性與養生,共得古人心。
佳果能御暑,致之意何深。
河朔存故事,助飲莫憚斟。
136
《武陵行》 宋·梅堯臣
生事在漁樵,所居亦煙水。
野艇一竿絲,朝朝狎清泚。
忽自傍藤陰,乘流轉山觜。
始覺景氣佳,潛通小溪里。
137
《翠竹亭》 宋·梅堯臣
種竹幾千個,結亭三四椽。
游人多寂靜,啼鳥亦留連。
酒有陶公愛,林希阮氏賢。
我來歸路遠,躍馬古城邊。
138
《戲嬰圖》 明·高啟
芍藥風欄側,梧桐露井傍。
嬌嬰爭晚戲,少婦斗春妝。
共詫珠生蚌,還憐玉產岡。
半披文錦褓,斜佩紫羅囊。
140
《次韻竹溪題達卿后坡》 宋·劉克莊
窗無童子窺桃熟,坐有騷人頌橘嘉。
觸氏不來爭左角,顏淵亦只住西家。
羅張門巷求吾樂,錦裹山林笑彼夸。
紅綠千株皆手種,絕勝人看擔頭花。
* 關于氏種的詩詞 描寫氏種的詩詞 帶有氏種的詩詞 包含氏種的古詩詞(171首)